初三畢業班現在已進入中考的臨戰狀態,從學校領導到初三班主任,從初三班主任到初三授課教師,從初三授課教師到初三學生,凡是跟初三沾邊的相關人員,大家感覺到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了,清早早早地到學校,傍晚遲遲地回家去。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這是初三畢業班的家常便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考場即戰場。三年來,寒來暑往,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為的是哪門?為的是中考。決戰中考,人人都志在必勝,奮力一搏,在此一舉。
過去中考只考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學科,體育是排除在外的。近幾年,教育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提高了,中考不但要考文化學科,還要考體育。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戰士行軍打戰,如果沒有好的身體,跟在大部隊后面,不被拖死,也會掉隊。同樣,對于學生而言,沒有好的身體,就沒有充沛的精力。沒有充沛的精力,就不能好好的學習。
好的身體是怎么來的?好的身體除了保持好的心態以外,最主要的是加強體育鍛煉了。
為了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現在中考,除了考文化學課外,外加體育考試。
今年的體育考試已經拉開了序幕,按抽簽順序,我校安排在本周五。
從上兩周開始,初三體育訓練氛圍加濃了,強度加大了,是爭分奪秒,是跟時間在賽跑,唯恐訓練不到位而影響考試成績。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為給中考的最后勝利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誰不希望在中考的頭場考試中奪個頭彩呢?
體育訓練主要分三個階段,一個是早讀前的三十分鐘,一個是課間操十分鐘,還有一個就是上體育課了。
早讀之前,塑料操場上布滿了初三學生,踢足球的踢足球,跑步的跑步,跳繩子的跳繩子,立定跳遠的立定跳遠,也還有投鉛球的,訓練內容不一。
先說踢足球吧。按常規,足球場上只有兩個球門,一個是攻方球門,一個是守方球門。現在不是,靠近操場入口處的球門,它的兩邊均勻地立了許多標桿,算作臨時球門吧。學生分成兩排,兩個一組,一個站在球門邊,一個站在遠處。站在遠處的人,先把足球按住,然后對著球門,使勁一踢,球要踢進標桿樹立的所謂的球門里去,相當于足球比賽中的射門吧。站在球門邊的人呢?他或她要把踢來的球踢回去。如此反復五次,然后彼此調換位置。
男生踢球的力度比較大,飛起一腳,球就飛了出去,像拉滿弓射出去的箭,“嗖嗖”,足球像擦著人的耳朵,飛進了球門。
女生踢球的力度比較小,她們也屏住了呼吸,用盡全身力氣,蓄勢而發,可球老是離球門還有一段距離速度就慢了下來。球即使進去了,也不是射進去的,而是滾進去的。體育老師著急了,急急地喊:“別用腳背踢,用腳尖踢。”有些膽大的女生,試著用腳尖踢。“嘭”的一聲,球也飛了起來,盡管沒有男生飛得那么精彩,但比剛才效果好多了。
足球場的西南角是塑膠籃球場,那邊的熱鬧也不亞于足球場。學生在訓練什么?他們在訓練跳繩子。
跳繩子要要求在一分鐘內跳一百八十下。學生分散著跳,這里幾個,那里幾個,有的在籃球場外面找個地方跳。跳繩子開始了,只聽見“呼呼”的跳繩聲,像抖空竹的鳴聲,又像冬天的風破空而入。跳繩子的人,兩只腳尖點地,雙腳起,雙腳落,整個人就像小雞啄米,直啄不歇。跳繩從腳底繞道頭頂,再從頭頂繞到腳底,時間之短,短得讓你看不見完整的跳繩。如果不是跳繩兩端鮮艷的手柄,你還以為他們是徒手在跳呢。“跳了多少下了?”你不要急,跳繩自帶計數器在計數。如果用眼睛數數,即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數的結果也不夠精準。
一年一度的校運會,跳繩比賽,數數幾乎都是女教師。比賽時,我們把帽檐拉低低的,把眼睛落在比賽者那雙腳上,屏住呼吸,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數。一分鐘一百八十下,很多學生在中途被跳繩絆住了,很難一次完成。也有個別同學很幸運,能順暢無阻地跳下去,直到一分鐘結束為止。如果跳得順暢,我們數出來的結果跟跳繩上的計數相比,誤差不大。如果跳得不順暢,我們數跳繩數要不時被中斷,那么數出來的數字就不精準了,這時以折中的數字納入成績。
跑步的學生也有,但不多。跑道上主要是訓練立定跳遠的場所。跑道上劃有白色的間隔線,學生跳的距離就以間隔線為測量工具。學生站在跑道的外沿,站成一排,一個接一個地往前跳,像田地里的青蛙一樣蹦跳著。
立定跳遠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每個學生跳之前,身體都向前傾斜著,來回擺動上下肢,像彈簧一樣,一曲一伸的。開始起跳了,腿蹬手擺,拼盡全身力氣,奮力一躍。有的忘了重心的平衡,落地時,人不是往前兩膝跪地,就是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了。這時,你不管跳有多遠,成績都是無效的,因為不合規范。體育老師在現場,時不時地給予提醒與糾正。
早讀前三十分鐘,操場是最為熱鬧的,除了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在訓練體育外,還我還有一些人在晨練。
中午課間操,是跳繩最為壯觀的時候。課間操鈴聲一響,初三學生齊到教師辦公樓前的水泥操場,排著整齊的隊,間隔著一定的距離,隨著體育老師“五、四、三、二、一,開始跳!”的口令,學生一齊開始跳繩子。從遠處看,就像部隊操練一樣。場面宏大,蔚為壯觀,跟辛棄疾和他的麾下馳騁沙場,沙場秋點兵的氣勢別無二致。
課間操有時不跳繩子,各班班主任就帶著學生到塑膠操場跑步。班主任陪在學生旁邊跑,時不時地給落在后面的學生加油鼓勁。“快點,跟上”,“別氣餒,你能行”,這成了班主任的口頭禪。
體育課訓練,老師管束得比較嚴,訓練項目比較綜合,訓練強度比較大。立定跳遠,跳繩子,跑步,踢足球,輪流替換。在體育課期間,誰也不能偷懶。早讀課前三十分鐘,有的學生訓練累了,就到健身器材那邊去,放松放松。上體育課,這種現象是堅決不行的。四十五分鐘,你要合著老師的節拍,堅持到底。
放晚學或晚飯過后,還有部分初三學生到學校來訓練。當然啰,他們都是學校附近的學生。遠路的,有的回去也訓練。足球訓練不了,跑步訓練不了,但他們可以訓練跳繩子,立定跳遠等場地比較小的一些運動項目。
中考在即,中考的頭場考試就是體育,體育是即中之即。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般。看著學生們辛勤的付出,天道酬勤,他們一定會有一個好的開端,一定會沖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