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文文還在枕邊酣睡,看著她的臉,覺得很幸福,不準備搔醒她,從枕頭底下掏出手機,看看書吧。
如今的我已經習慣手機閱讀了,比任何方式都要適應,紙質書不方便,kindle買來就一直落灰到送我妹。既然最方便,同時只關注知識,而并不在乎載體是什么,那么手機就是閱讀的首選了。不知道是排行榜還是在哪看到的推薦,《黑天鵝》這本書被我注意到,塔勒布的大作,不過聽笑來先生說,塔勒布的著作,國內翻譯的都不是很好,最好看英文原著。
我也想啊...不過我真不確定自己看的話會比渣翻譯理解的更好,如果我的目的是為了這本書的內容的話,短暫階段里,閱讀譯本還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這里面有逃避的因素存在,也許,為了剛需閱讀英文原著可以讓我進步的更快...這是我沒想清楚的問題...只是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譯本閱讀。即時是譯本,也收貨很多,看的時候不停的在思考,沉浸在與塔勒布大爺的互動中,記錄了許多筆記。
幾乎所有關心一件事情事態發展的人,都異常確信自己明白其中發生了什么事情。每一天都發生著大家預料意外的不可思議,但大家就是意識不到自己沒有預測這些事。很多事情發生的那一刻是那么的不可思議,但事后的發展卻讓大家有一種都是可以理解,并且追溯到發生的原因一樣,人類是一個失去因果關系就沒有安全感的生物吧,這種事后的合理性降低了這些事情在人們心中的稀有度,并很快忘記。看完這一段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錯怪了很多人,我自己很少免俗,在一件事情發生后,也會從蛛絲馬跡中尋找合理性,這樣可以讓我心安么?也許吧...
我們看過很多人的災難與悲劇,并且在事后分析其中發生的原因,但當自己被問到是否會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我們會像大爺的叔叔一樣:“不會,當然不會,這里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從一開始便不也一樣的。”
不知道為什么,我所發現存在于別人身上的事情卻不適用于我們自己。是我們特別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或許,這是一種希望,人類除了因果關系,希望是必要的維生素。
身在階級下的人不會認為自己與那些階級上那些博學的人了解的一樣多。就像員工很少覺得自己比高管了解的更多一樣,但是高管一般都覺得自己比普通員工看的遠的多,因為他們是高管,只要你是高管的一員,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你就會知道的比普通員工更多。這是一種錯覺,你看出來了不是嗎,我也看出來了。
我們很少去學習規律,而是學習事實,并且學習遇到事實后具體的解決方法,對此樂此不疲,我們蔑視規律,瘋狂的蔑視。假大空這些形容詞就是我們為此創造的,似乎說出這三個字我們就可以找到每件事的具體解決方案,美其名“務實”。
未來有未來的不可預料,每個事實背后隱藏著無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