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鄉土依舊
大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食的調味蔬菜,受到大多朋友們的喜歡。蔥的種類眾多,可根據種類的不同和需求,四季均可栽種。
眼下逐漸進入7月中下旬,天氣溫度依然酷熱難耐,甚至有些地方干旱無雨,農作物生長出現困難。
?在華北、華中地區種植的大蔥,從6月到7月下旬最容易發生蔥薊(jì)馬這種病害。植株葉上可見白色不規則條狀斑點,在大蔥的嫩尖、葉鞘均可看到蔥薊馬的成蟲或若蟲。
蔥薊馬主要危害大蔥的嫩葉,幼葉、嫩芽,使葉部枯萎變黃,使整株失去商品價值,降低收益,損失嚴重時可達50%。讓一些沒有經歷過的農戶,很容易錯誤判斷是干旱所致的。
蔥薊馬對強光照敏感(怕強光),所以白天多躲在植株的“隱蔽”處活動。且極耐寒,常躲在植株的葉鞘,田間雜草,土壤等處越冬,第二年春季繼續危害大蔥。
所以種植戶可根據它的生活習性,做正確的預防。如:保持田間的整潔,不留其他作物的殘體,深翻土地或利用蔥薊馬越冬時的特點,對大蔥的葉鞘處做化學噴霧防治。
春播冬收的大蔥,眼下已陸續定植栽種。在這個干旱少雨,濕度小的田間尤易發生蔥薊馬的危害。種植戶應及早發現,爭取在發病初期得到制止、蔓延。藥劑防治,可噴施吡蟲啉,阿維菌素,毒死蜱等防治,可視情況每隔7-10天對植株做一次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