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業務后臺系統之權限設計》中總結了自己在最近一個后臺業務系統項目中的后臺產品設計經驗,本篇繼續總結完后臺設計三大內容中的流程設計。
首先,需要明確工作流聯盟(WFMC)對工作流的定義:
工作流是指一類能夠完全自動執行的經營過程,根據一系列過程規則,將文檔、信息或任務在不同的執行者之間進行傳遞與執行。
從定義可見,工作流是計算機出現之后的產物,利用計算機實現多個業務參與者之間傳遞文檔、信息和任務。平時我們接觸得最多的工作流系統就是OA系統,而OA行業中做得比較好的有泛微OA、致遠OA等。后續有時間深入研究一下這兩家的OA產品,相信會對工作流的理解更加深刻。本篇暫時只以從自己的后臺系統項目中的出發按照:流程類型、流程操作和流程設計注意事項來總結一些工作流設計的基礎經驗。
流程類型
流程類型可分為自由流程和固定流程兩大類。
流程類型 | 二級分類 | 說明 |
---|---|---|
自由流程 | 自由流程 | 適合小團隊,沒有固定流程規范。釘釘上就有提供這類流程。缺點就是不適合有規范固定流程的公司。 |
固定流程 | 串行流程 | 最常見的固定流程,流程每步只有一個節點。 |
并行流程 | 流程每步可以有多個節點。 | |
分支流程 | 多個流程同時進行。 | |
條件流程 | 不同條件下,下一步去到不同節點。 |
1 串行流程
串行流程
2 并行流程
并行流程
并行流程的通過方式有兩類:
- 任一并行節點通過即視為整個大節點通過
- 全部并行節點通過才視為整個大節點通過
并行節點的駁回則只需要任一并行節點被駁回,則視為整個大節點被駁回。
3 分支流程
分支流程
分支流程和并行流程的區別在于:分支流程可以和主流程的多個串行節點并行。
4 條件流程
條件流程
條件流程和并行流程的區別在于:條件節點實際還是串行節點,只是不同情況下,走不同的串行節點。
以上便是幾類標準的基礎流程,熟悉了標準的基礎流程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組成更加復雜的混合流程。
流程操作
流程審批的操作也分為常規操作和非常規操作。
操作類型 | 操作 | 說明 |
---|---|---|
常規操作 | 保存 | 包括保存審批意見和編輯內容 |
發起 | 發起流程,只有第一個節點才有 | |
通過 | 即“同意”,不同業務所用名稱可不一樣,作用是通過節點 | |
駁回 | 即“退回”,不同業務所用名稱可不一樣,作用是退回節點。退回節點有三種方式:退回上一節點、退回發起節點或退回選中節點。可根據業務需求來實現不同退回方式 | |
否決 | 即“不同意”,不同業務所用名稱可不一樣,作用是不通過節點并結束流程。 | |
非常規操作 | 二次編輯 | 審批節點時,允許修改審批表單的部分信息 |
重新發起 | 被否決之后,重新發起流程 | |
撤回 | 發起或通過節點之后再撤回 | |
知會 | 類似郵件的抄送功能,參與流程的節點審批人,可選擇需要被知會的人員,通過節點的同時知會該人。并且知會人后續也可以了解流程的進度 | |
催辦 | 即通知當前接點人快速通過,被催辦人可以收到催辦消息,并且被催辦任務置頂或者作為一種類型單獨出現在催辦任務列表中 | |
轉辦 | 即臨時授權代辦,通過選擇指定人員來通過當次流程節點。 | |
代辦 | 即長期授權代辦,選擇指定人員在設置的時間內來通過當次流程節點。 | |
系統性操作 | 超時 | 超時后,系統可發送催辦消息并且將任務顯示在催辦任務列表中 |
流程設計注意事項
1 非標準流程可拆分成多個標準流程組成
- 非標準流程中各個標準子流程之間的操作考慮。例如駁回,需要考慮各個標準流程之間能否退回。
2 工作流權限和普通的功能權限獨立
- 好處在于審批流程的角色、審批節點的功能權限更加靈活。
3 工作流進度需顯示明顯
- 工作流詳情要顯示全流程的流程節點進度及審批意見信息。
- 工作流進度概要信息要做好已完成節點和下一節點的顯示。
4 工作流需要靈活可配置
- 審批節點可配置
- 審批角色可配置
- 審批權限可配置(包括查看權限和編輯權限)
后記
本次只是將工作流的最基礎知識以及項目經驗總結,方便在下次的工作流設計中有最基礎的方法論運用。后續會找時間再總結更多工作流設計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