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走出梅雨季的上海迎來了持續的高溫,也迎來了小歐二期最后一個階段的課程。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目標管理、計劃監督與反饋,與之前的課程不同,今天的課有兩位老師同時在場。今天也學到了很多英文縮寫詞,比如“PDCA”、“KPI”、“OKR”、“BSC”、“IDP”、“RACI”、“IDEA”、“GROW”等等,不知道是不是外國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描述,對于我個人來說要記住這些簡稱還是有點難度的,尤其是一天之內灌入了這么多,且要消化好一陣子呢。其實今天課程的內容有一部分和之前學過的有重疊,但也正式如此,讓我發現自己已經快要將一些知識忘記了,所謂溫故而知新,在之前學習到的內容基礎上再學習新的知識,更加地穩固。
通過老師對“RACI”原則的介紹,我們學習到,如何對各角色的相關職責進行界定,對于負責人,要盡可能清晰 ,對于批準人,有且只能有一個,并且需要明確完成項目需要咨詢誰、通知誰。通過制作表格的方式對各方角色及時間計劃進行明確,一目了然。老師告訴我們“上下同欲者勝”,作為領導者需要取得下屬的信任,保證大家的目標一致。管理者在于下屬談話的過程中應按照描述事實、解讀和評判的思路進行,不應該不斷地批判對方。通過約哈里窗理論,老師以他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通過交換隱秘區的內容有助于彼此之間的開放區擴大,可以達到更高的信任程度。
就像我們之前學到的那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了解到團隊中每個人的特質,并針對他們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個人發展計劃,找到他們需要重點發展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項,找到現狀與預期之間存在的差距,并據此制定學習和發展計劃,按時間段完成計劃,以提高其在原本短板方面能力的提高。
晚上的跑跑活動,天氣依然很熱,曾經在大學的時候選過定向越野課程的我,已經對該項運動忘的差不多了。作為同濟校友的我,很多同事都以為我們組可能會得第一名,可現實是,看到第一個提示的時候,我就傻眼了“百年校慶、化零為整”,這是什么?一頭霧水,在第一題目上耗費了太多時間的我們,最終還是決定返回第一個點尋求幫助。一直到活動結束我們都沒明白為什么答案會是綜合樓,更不明白,為何別組的人百度一下就搜出來了正確答案,但是我們怎么搜都沒有搜出。后面的環節都還進行的挺順利,但是不得不說,我從來也不知道我的母校還有一個叫做解放樓的建筑。一個多小時的定向越野,跑的我們汗如雨下,說真的,若不是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自己大概不會主動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到外面來跑步。在同濟的操場上,我們看到了很多人在跑步,感覺是一些很專業的跑者,也真是蠻佩服這樣的毅力和自制力。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擁有這樣的毅力,也能愛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