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的時候看過一部美國電影叫做《仙境之橋》。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帶領一個小男孩探索一片荒地的故事。在小女孩的眼中,這不是一片普通的荒地,這是一個有精靈、有仙女、有怪物的“特雷比西亞”王國。安娜索菲婭飾演的女主角宛如精靈一般,用對自然世界奇幻的想象把荒地變成了仙境。
我們一直在努力地學習如何使自己的孩子得到快樂,其實孩子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想要得到的也許就是一個小水塘,一棵可以攀爬的樹,一片可以滾來滾去的草地或沙灘...和一段不被打擾的閑暇時光。帶上無邊的想象力,自然界遠比我們肉眼看到的神奇。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更多地由媽媽來陪伴。相對于父親,母親往往更愛干凈、更懂得規劃、更有保護欲、更傾向于樹立一種標準,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她們不能接受在地上滾來滾去的孩子,不能接受在螞蟻洞旁蹲著的一下午,更別說會一直爬到樹上的女孩子們了。但是那些天性使然比干凈的衣服更加可貴,那些對自然的好奇心和用樹枝搭起一座小城堡的經歷理應更加值得媽媽們為之自豪。
今天分享一段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后的小孩》中描述。也許,在孩子們想象力的引領下,你能再一次窺視到小時候曾經看到過的仙境之橋。
摘錄自《林間最后的小孩》
理查德洛夫
西弗吉尼亞的環境保護積極人士珍妮特福特告訴我,在她女兒小時候,她就鼓勵女兒去注意細節,用她全部的感官去發現細節。珍妮特現在已經年過半百,她自己與自然界的親近也很早就開始了。她是在鎮上祖母的老房子里長大的。她的祖母是在西弗吉尼亞鄉間度過40年的艱辛生活后搬到那兒的。有條土路從這幢簡陋的白房子門前穿過,那是亨廷頓(huntington)為數不多的幾條土路之一。她和其他附近的孩子們從早到晚一起玩捉迷藏等游戲。前院里的一棵水楓剛好有一根矮樹枝可以讓她抓住,把腿繞上去,然后再借力爬上樹枝。這里也成了她藏身和逃避指出。“一個可以讓我不受打擾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感受我狂野夢想的地方。”她得回憶中充滿了有意識的感官學習。
“總是等到奶奶嚇唬我說要用鞭子抽我了,我才起身回家。我們鄰居家院子里的柳樹條就是奶奶現成的鞭子——哪怕是壞天氣我也不想回家。所謂的“壞”天氣,我也覺得好玩。現在人們所說的壞天氣在我看來反而是一個機會。夏天的雨,總是會讓我沖進屋里找泳衣,要是沒找到的話,我就會穿著衣服沖到外面去淋雨。第十二街土路上的雨水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雨落在泥土上和落在瀝青、磚或者是水泥地上是不一樣的。
雨下得特別大的時候,我會去門羅大道。那里備用的暴雨排水溝是臨時的“游泳池”,我會在大腿高的水里踩水、打水花。水溝里的葉子就像是躲避被漩渦卷走的船一樣。一場大雨往往意味著“泥巴派”的制作,也意味著我的“創意果汁”會像水溝里的水一樣。如果有一場暴雨用雷鳴閃電發泄它的滿腔怒火,我就和其他人勇敢地擠在大門廊下的紅色金屬滑翔機上,隨著雷電敬畏或驚恐地大叫。有時候,暴雨會偶然與冷風相遇,這個時候碩大的雨點就變成了冰雹,這再好不過了——夏天的悶熱神奇地消失了。像高爾夫球一樣大小的冰雹,簡直就是投向假想敵的絕佳炮彈。
夏天的傍晚,我會在睡覺前抓些螢火蟲放在瓶子里,然后拿到已經黑了的房間里,對這些神奇的小蟲發出的帶著虹暈而不規律的光亮驚嘆不已——我會放出一只在我的房間里飛著,然后把瓶子里的其他螢火蟲都放歸自由。我安靜地躺在床上,看著這個像我一樣離群的小小飛行發光體。它不時發出的微弱的光讓我著迷并安靜下來,接著我便進入了夢鄉。”
幾乎從女兒茱莉亞弗萊徹出生的那一刻起,母女倆就開始在自然力度過時光,不光是在山里,還有她們院子里半野外的自然環境。這些經歷培養了茱莉亞的觀察能力。珍妮特回憶道:“我們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就是給那些我們在自然中發現的不常見的顏色取名字。‘那個是燭光色’,我們看日落的時候,茱莉亞會這么說。我常逗她說,她可以去為繪兒樂蠟筆公司工作,專門給新顏色取名字。”
珍妮特和茱莉亞還發明了不少自然游戲。當她們在森林里散步時,會去傾聽“聽不到的聲音”。珍妮特把這個游戲叫做“悄無聲息的聲音”,包括下面這些:
花莖長出
雪花形成并飄落
日出
月出
草上的露珠
種子發芽
蚯蚓在土壤里穿行
陽光中暴曬的仙人掌
細胞有絲分裂
蘋果成熟
羽毛
樹木變得堅實
牙齒齲壞
蜘蛛織網
蒼蠅被蛛網捕獲
葉子變色
鮭魚產卵
這張清單也不局限于自然,還有比如這種情景下的聲音:
指揮家放下指揮棒
雖然茱莉亞的成人生活才剛剛開始,但珍妮特相信,早期對自然中細節的注意在茱莉亞的語言發展、寫作和藝術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她的女兒對細節的敏銳觀察力將不斷使她收益。“和她的同齡人不一樣的是,茱莉亞并不那么輕易對‘物質’產生深刻的印象。”珍妮特說,“什么才是真實地,什么才是永恒的——山頂上看到的風景,捕食中的飛鳥,夏天雨后的彩虹——這些東西能給她留下永久的深刻印象。”隨著孩子長大成人,珍妮特作為母親的影響當然在慢慢減小,她的女兒已經不花那么多時間在戶外了。但茱莉亞并沒有失去對自然、獨處和簡單樂趣的熱愛。珍妮特說,在她和茱莉亞傾聽“悄無聲息的東西”的聲音的年代里,“這些價值觀在她小時候就已經深深扎根了”。
**以上文章摘錄自《林間最后的小孩》,感謝譯者。
** 微信賬號 happymom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