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關注的幾位豆瓣博主陸續離開了北京,前往其他城市定居。
2017年,帝都一場大火,借勢掃蕩了城中村、違建等低端租房,部分廉價勞動力被清理,房租普遍連漲,大廠開始外遷。尤其是在北京趕人、上海減肥、廣州后退的大背景下,“逃回北上廣”的聲音漸漸轉向新一線網紅城市。
對于遠離故鄉,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而言,這里就是“羅馬”。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后,內心常常會面臨兩種現實選擇。
如果北上廣不快樂?你是留下還是離開,幾乎成了一道避不開卻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那些留在北上廣的人過的好嗎?那些離開北上廣的人后悔了嗎?
小編讓離開北京和留在北京的年輕人展開了一場非典型對話。
邦尼
23歲 北京 互聯網運營
月收入:10k+
房租:2000
詩兄
96年的獅子座 私人公司中介
月收入:3-20k
房租:次臥1200
01
離開與留下
Q:一個迷你的自我介紹
邦尼:我叫邦尼。大學四年坐標濟南,畢業后來北京有大半年了,在中關村居住,四大門戶網站之一從事互聯網運營工作。
詩兄:可以叫我詩兄,96年的獅子座女生一枚。在北京一個私企做中介一年多后回家,目前在臨沂一家傳媒公司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
Q:為什么當初選擇北漂/回家鄉?
邦尼:我想的是,無論以后是想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定居,都至少應該在大城市闖一下,兩者都經歷過,就算以后回到小城市生活,有了對比,你才會珍惜那種平淡安寧。
再者,在我年輕的時候,讓我待在簡單普通的小地方,我會不甘心。讀了這么多年書,在書上見識了外面的萬千世界,小地方會裝不下我躁動的心。
最后,我這個人很無畏,也無所謂。沒有感覺北京有多恐怖,北漂有多苦,我在這里過的還挺自在,因為機會很多,互聯網公司內部流動性很大,大家做的不開心隨時都會跳槽,還有志同道合的人很多,理解你的人也很多。
詩兄:對我而言,無論北漂還是回家鄉都是當時最明智的。
一開始因為爸媽在北京,畢業后便留在父母身邊安且著。后來選擇回老家,因為人只活一輩子,我不想太累。
在北京的這段時間,因為職業的緣故,低聲下氣投其所好的陪著客戶看房跑手續,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客戶。
但也鍛煉了我的膽量,增加了我的底氣,當我在以后的時間去任何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集體、陌生的環境都不會害怕。
我很明確我不想背著LV擠地鐵,不想在地鐵上看到空座比親媽還親,不想出門便是人山人海,不想開車5公里堵2小時,不想還一輩子房貸。
—
02
適應與生存
Q:租房幾個人住?
有沒有難忘的經歷?
邦尼:租房是和一個考研的女生合租,每個人2000/月。說起難忘的經歷,有件事情我爸媽朋友都不知道。
有一天上午我請假返回住處,發現房間門反鎖,打不開,跟室友確認后發現她并沒有回來,也不是房東,第一反應是進了小偷。
我一個人沒敢待在門外,跑到樓道里的小陽臺打電話跟房東姐姐說了,等回去的時候,小偷走了……沒有丟東西,可能正準備行竊的時候我回來了,沒有得逞。之后房東給房間安了攝像頭,仍覺得心驚。
在外的同學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女生。
詩兄:我算是比較幸運,帶著我的貓住在一個老北京人家中,次臥1200/月,現在這個價格已經租不到了。
家里只有一個女主人,每天在家里刺繡、看電視、有時回家只看到她留下的字條,告訴我她出門旅游了,出門記得關燃氣之類的話,有時會給我送來她自己做的大懶龍還有老北京綠油油的豆汁兒~。
Q:在北京工作的地方氛圍怎么樣?你可以和同事成為比較親近的朋友嗎?
邦尼:
現在部門除了領導以外,都是90后,應屆生居多,工作氛圍非常輕松愉快,跟同事關系很好,有過幾次跳槽機會我都放棄了,因為舍不得這里的人。
我有個朋友,畢業后先在濟南,然后又來了北京,我問他為什么來了這,他說,在北京讓他覺得相似的人更多,相處起來更自在。
詩兄:工作的地方在東二環工體旁,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卻講的就是我上班的公司。
大家來自不同城市,每次放假回來各自都會帶來家鄉的特產。除了我以外只有一個女同事,我們倆天天喊著減肥也天天拉著手去吃呷哺、羊蝎子、蛋糕、燒烤...她就住在我隔壁樓,每天見面第一件事就是炫耀我們昨天又瘦了0.0幾斤。
在這個公司,請客是不需要理由的,聚會比開單的次數還要多。離開北京已經有快2年了,每次回北京都要去公司找他們聊聊天,說一說各自的所見所聞,他們也是輪番請客,帶我去吃離開北京便吃不到的東西。
—
03
歸屬與鄉愁
Q:有沒有哪個瞬間覺得難以融入這個城市或者從這里獲得歸屬感?
邦尼:
北京的人,大部分都是從異鄉人,其實就跟上大學一樣,天南地北的人跑一塊,一樣相處。? ? ? ? ? ?
每次回家去車站的路上,看著從北京出發各自離開的人最感觸,學生,農民工,白領.....各式各樣的北漂族都是異鄉人。
今年五一回家沒有搶到臥鋪和坐票,站了13個小時,從晚上11點到第二天中午十二點,周圍擠著幾個拖著鋪蓋的大叔,和他們眼睜睜看著天亮。
歸屬感的話,可以在短時間或者近距離接觸很多以前只能從網絡上看到的東西,比如愛奇藝大廈就在旁邊,會有一些熱播新劇的明星到這里搞活動;還能到現場看德云社的相聲;一些景點,網紅美食都可以去看看。
Q:車子、房子、戶口、婚姻,在你看來在自己目前人生階段有多重要?
詩兄:之前做的是中介,所以了解北京戶口的重要性,但這種重要性只適合于那些鉆牛角尖的人。
我不覺得孩子成績好壞和學校有關,也不覺得你這個人是否高人一等和戶口有關,對于我來說,只要不是黑戶就可以。
婚姻對于現在的我來說要在天邊又近在咫尺,今年22歲的“高齡”家里人已經開始催了,但還是順其自然。
車、房我都有,暫不考慮。人只活一輩子,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一次。
Q:未來會一直留在所在城市嗎?
如何看待對方(留下/離開北上廣)及自己目前的生活?
邦尼:我沒有非要去某個城市,當初是因為北京最近,又有誘惑力,才來試一試。等哪天另一個城市吸引我了,我可能就辭去北京的工作,跑到那個地方去工作了。
天大地大,哪里還容不下一個小我呢?來了北京以后我發現賺錢的機會很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職業,只要努力就可以生存。
很多人都猶豫該去什么地方工作……如果你不確定要不要去北上廣,那就去好了,試了才知道合不合適,喜不喜歡,問別人要不要去永遠只是別人的體驗,與你無關。
詩兄:
我感覺回來后的日子更舒服,我的貓樓上樓下隨便玩,沙發隨便抓,愛睡哪睡哪。
駕照到手的這一年內去了濟南、北京、青島、蘇州,我享受這種說走就走的自由,我享受著這種一個月掙5、6千都比在北京掙1萬要舒服的感覺。
在北京就過得人上人了嗎?在家鄉就窮困潦倒嗎?留在北京與回家都沒有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
—
·寫在最后·
如果北京不快樂?你會留下還是離開。
現實環境是,皆無永恒快樂,成年人的樂不外是既來之則安之。
我們需同環境合作,要不,你離了這巢穴,飛上枝頭,永遠不要回來,要不,好好利用現有的資源,做妥每一件事,靜臥時機準備虎口奪食。
在這些基礎之上,觀念意識的改變是人們“要去哪里”最初的沖動,也是“要留在那里”最后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