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出發……
初二,諸事皆宜。出發,坐上火車去姥姥家……
安心可兒的媽媽還在駐村,響應黨國號召,她和同事們都深入農村,已兩年沒有休息沒有春節,自然也無法回家,無法探望老人。
安心說姥爺身體不好,我和爸爸一起回去,帶著妹妹,小可兒在一邊應和。
下個月底,小可兒就要兩歲了,她打媽媽四個月產假結束就和姥姥和奶奶一起生活,打小有了獨立意識。這個老夏和她媽媽盡全力從死神手里奪回來的小生命,不到兩歲,好多大事已經可以和她商量,小事跟著姐姐應和。
去年,老人身體不好的時候,老夏忙前跑后,兩個小家伙能幫些小忙,我們父女三相互支撐。
今天,媽媽繼續不能回家探望姥姥姥爺,我們父女三踏上行程……
六歲多的安心已經是大幫手,有她在妹妹可兒老夏會省很多心。
在南方的時候,拜年有句諺語:“初一崽(兒女),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外甥行(外孫們)”。它告訴我們,大年初一到初三初四都是人們拜年的日子,初一是子女給父女拜,初二女婿給岳父母拜,初三初四外甥們給姥爺姥姥拜……
安心與可兒還小,老夏知道現在還不適合告訴她們,但無論如何忙,姥爺姥姥家我們都是應該回去看看的。
過年了,有錢沒錢回家看看,一家人吃頓飯,聊聊天,坐一起看場百無聊賴的聯歡晚會,才是過年的真正文化與溫情!
違背了這一點,家人無法找個時間一起團聚,再宏偉的事業,再牛逼的理由,都是多少有些冷漠無情的!
活過了四十多年,老夏越發覺著,我們所有學習、工作、奮斗,都不過是為生命更美好,生命更溫情!
你說呢?
? ? ? ? (二)在路上……
【人在旅途】家有兒女,旅途有趣……
窗外的風景是其一,窗里的小家伙們自己會創造樂趣。
這段時光里,自然的美景,塵世的溫情,都難得如此之近!
老夏曾和家里太太討論,這輩子,我們比較確定難給孩子們太多物質和錢財,但愿能給她倆更多些經歷和回憶。
所以安心三歲,我們帶她去海南和臺灣;去年三月,老夏和小伙伴江南游學,也一路帶著她行走,自廈門過無錫,到上海至廣東,由城市的邊沿線走過。
她媽媽接到通知,未來的幾年都沒有休息日了,她的生命得無條件奉獻給黨國和人民。這讓老夏又多了一層使命,我有義務彌補這個家庭的完整,其一就是兌現給孩子們的承諾,創造條件獨自帶她們去遠行。
這種短途的,父女三的時光,算遠行前的小演練。
不能出遠門的日子,老夏盡可能帶著她們隨我在自然里穿行。
如果他倆都出不去,老夏會右手干活左手把所有行走和勞作的過程記錄下來。
幾年來,老夏的微信朋友圈就是老夏和手工社的日記,粗略一數有四十多萬文字,無數一手的記錄圖片。
小安心在她媽媽肚子里第一次胎動,老夏在和田的地里采摘玫瑰花。
接完她媽媽的電話,初為人父的老夏,一激動為肚子里的小安心親手用蜂蜜釀制了兩大缸玫瑰花膏,至今封陳放置在老夏朋友的院子里,永遠比安心的年齡大半歲。
老夏想等安心長成小姑娘了,第一次來了月事,等她18歲成人禮了,等她嫁人為妻的那天,分別開缸一次……
我把自己老夏所有走的路,所有做的事,稱之為:一個爸爸的經歷。
后來,“親歷”,也成了老夏給手工社小伙伴們最多的要求。
我們都認為,在生命中的所有可貴之物里,“經歷”勝過財富,是唯一可以被記錄,又被隨身攜帶的東西。
安心三歲半的時候,有社員自漢口來,隨老夏去山野拈花惹草體驗生活,小安心隨行。
半路上,小安心忽然給那個朋友念起老夏的一句話:“哥賣的不是概念,更不是故事,是你吃不了的苦和經歷……”
朋友驚訝不已,老夏也事覺突然。
后來想想,小安心不識字,是自己常常把一天經歷的文字會讀給孩子聽,不留心她一下子記住了。
也許,父母的有些“親歷”,是真會多少讓孩子們留下記憶的。
也是因了強調“經歷”,看中“親歷”,在孩子們的所有成長中,老夏更多是做一個安靜的陪伴者,有很多事我甚至只做觀眾,任由她們自己去做。
所以,跟著爸爸去旅行,你看到的,只是多了一個記錄者,一雙眼睛。
車過精河南,小家伙們玩累了,老夏給她倆用車上的開水溫了一罐“八寶粥”。
姐妹倆喝得很開心,喝完小可兒自己喊“爸爸,尿啊!尿啊!”幫她第二次把完尿,她就和姐姐安心跑后面,和剛剛認識的小哥哥姐姐們跑去玩了……
老夏坐下來,一邊遠遠看著陌生的一群孩子們玩,一邊記錄正發生的事情。
——新疆·老夏手工社·自然生活? 20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