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差距:北京一直在折疊,世界從未被展開...
2017-04-01文|文中子焚書人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仿佛行走在這樣的現實里: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垣。或者說我們置身在一個奇怪的劇院里,同一個舞臺上,半邊正在演出喜劇,半邊在演出悲劇。”余華如是說。“階層固化”,“貧富差距”近來成為我們一直慨嘆的話題,也許當你在溫馨的校園和家庭里感受不那么強烈,但你試著上街,獨自一人尋著街道走上一會兒。你便能粗略的體會到什么叫人生吧,油然而生的孤獨,渺小讓你遺忘你到底從哪來,到哪去了.....
記得科幻作家郝景芳在《北京折疊》中的故事,在一個被分化成三個空間里的北京,一個為了自己的孫子上得起幼兒園,毅然冒著生命危險穿梭去上層社會為一對情侶送信。一路上他明白了自己所處的世界,也看到了他從未見到過的世界,他的眼中閃爍著那沉甸甸的大字:“差距”,更讓人感到無奈而突生笑意的是,她說“被剝削也是一種權利吧,當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你將連被剝削的權利都沒有了”,這樣的場景讓我并不感到害怕,而是讓我突然感到做人也不過是一場戲耍罷了,那無限的蒼涼緊緊的把你圍裹起來,你半點也不得動彈了.....
最近看以色列歷史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更是讓人毛骨悚然,涼心而又后怕。他在書中大膽的預測,在未來的時間里人類將從智人過渡到神,人終將永生。他的預言看似大膽但論據卻是那么有力,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自己的周遭,我們的未來將要怎樣,而人這個也沒什么了不起的生物也將要重新定義自己了,他預言的時間對我們來說不遠了,就在2050年或許更遠一點...而讓我感到后怕和絕望的是,到那時,我們的普通人怎么辦,當我們看著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們永生,而自己將在絕望與病痛的折磨中離開這個讓人魂牽夢縈的世界,那將是人最無奈的時候吧。而那時我們的社會將怎樣呢?
意大利詩人但丁寫下樸素的詩句:箭中了目標,離了弦。但丁只是輕輕的顛倒了因果關系,就讓我們感受到了速度。而中國,世界在經歷飛速的變化,呈現的是怎樣的發展歷程呢?我們生活在蜂擁而至的結果里,卻很少去追尋那些結果的原因。我們不過是一個個孤獨的漂泊者。
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差距的時代,一切讓人無奈和慨嘆。正如那英國哲學家休謨說到:我們被放在這有如戲院的世界上,每個事件的起源和原由卻完全不讓我們知道,我們既沒有足夠的智慧預見未來,也沒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們不幸的事件,我們被懸掛在永恒的陰暗之中.....盡管這是休謨對中世紀的黑暗描述,而我卻把它當做我的世界呈現.....
文|文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