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鬧心家長
開學第二天,下午5:00時許,校辦小馬給我打了電話。說三年級有一位家長在馬路上苦等了一個多小時,沒有接到孩子,很著急、很氣憤,就投訴到辦公室了。 ?
? 投訴的原話是,學校憑什么讓家長在寒風冷凍中等一個多小時,校方必須給出合理的解釋。 我問明了學生班級、姓名,以及乘坐的車號,記下家長的電話號碼,連忙開始聯系。
首先,我向T88路的跟車老師小彭打了電話,詢問331班的馮馮小同學當天有沒有上車、下車。 小彭很肯定地告訴我,小馮馮上了她的車。在泰山路——他家小區門口下的車,那一站只有他這一個小朋友,所以,她記得很清楚。
“你確定他下了車,就進小區了,沒有去別的地方?”
“我是看著他進的小區門口,平時他很乖的,應該不會去別的地方玩。平時他家長也不接,下了校車就自行回家?!毙∨碛肿髁藦娬{、補充。
——那他家長怎么說,在冷風寒雨中等了一個多鐘還沒見孩子回家呢?我直犯嘀咕。
小彭回答說之前這位爸爸跟她有些過節,對她的服務不滿意,在微信群里說了很多難聽的罵人的話。她對工作的失誤作了解釋,并進行適時提醒。但是,家長依然我行我素,導致微信群里影響非常不好。于是,她索性把這位家長給刪了。而這位家長一直耿耿于懷。
我告訴小彭,以往的事既往不咎,先找到孩子再說。我讓她主動跟家長打電話,告訴他孩子上車,進小區的信息。畢竟我們是做服務工作,態度要好。小彭電話里雖有些為難,但還是答應了我的建議。
才跟小彭通完話,校辦的小馬又給我發來緊急信息。說家長又再次電話投訴。語氣很沖,咄咄逼人,要求校方必須把孩子交到他手中。
我趕緊跟這位家長通了電話。詢問他有沒有兒子的信息,他回答我沒有看到兒子。我對他說,請放寬心。孩子應該不會出事,興許你們倆錯過了。
我話沒說完,他在電話里馬上尖叫起來:
“又不是你兒子。你當然無所謂!”
然后,他很嚴厲地指責我:
“請你回答我兩個問題:第一,送車老師憑什么把我踢出群;第二,她這個行為是經過學校批準的,還是她個人的行為。你必須給我一個合理解釋……”
我耐心地聽他講完,然后跟他解釋道:“您沒接到孩子的急迫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講的‘請您寬心’是基于跟車老師提供的信息——她親眼看到你兒子進的小區大門,這孩子一貫懂事,從不亂跑。興許這時候他已經回家了,您到家里看看。至于您說的跟車老師從微信群里刪掉的事,興許有些誤會,我們再慢慢溝通。當務之急是先找孩子……我們的跟車老師已經跟你聯系了吧!”
他立馬回答:“跟車老師跟我聯系了,她把每天的時刻表已經發給我了。但是,那有個屁用?我都大半年沒有看到群里的信息了,你們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放下電話,我與辦公室的同事小L準備搭的,前往泰山路看一看。到小區的門衛室調一下監控,具體査一查孩子進小區的時間、方向,一定要幫忙找到孩子。
臨出發前,我還是有些疑慮,憑個人經驗判斷:這孩子應該不會出現狀況,比如說到同學家串門,到游戲室貪玩,等等。因為,跟車老師說得那么肯定。
于是,我又跟家長打了電話。他卻輕描淡寫地告訴我,孩子到家了。但是,跟車老師包括學校的服務差勁必須給他一個滿意的回復?!匀辉诩m結跟車老師把他踢出微信群這件事。他還質問是我,誰給了跟車老師這么大權利,難道僅僅在微信里說了幾句公道話,就可以把家長踢出群。再說,自己是有身份的大學老師!
我再三勸解:老師把家長踢出群,這個行為肯定不對。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誤會?我誠懇地邀請他,抽空到學校當面談一談。把事情澄清,把這個誤會解除。畢竟電話里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他勉強答應了,說是第二天上午10點,到學工處細致地聊一聊。
早在上個學期,護送這路車的小彭老師,就提出不干接送車工作。原因是經常挨家長的罵,有個別家長根本無法溝通。學工處請她的年級主任多次作思想工作,總算把她的情緒勉強安撫下來。
明天肯定會有一場激烈的爭辯,究竟是跟車老師不對,還是家長做得不對。乍一看,似乎他們都有各自的道理啊。我們必須作好協調工作,必須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問題的關鍵是,上學期家長在群里究竟說了什么?基于什么原因,跟車老師要把他踢出群去?弄清這兩個問題是講道理的重中之道。
探討了一番,已是晚上6:30,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家走。剛進電梯,跟車老師的電話打過來了。但是,電梯空間沒有信號。到了家,我立馬回過去。她很關切孩子找到沒?然后跟我解釋了與家長發生誤會的的前前后后。
這位老師是上學期新招聘的應屆畢業生,之前從來沒有從事過送車任務。雖然上崗前學工處作了幾次培訓,但是沒有實戰過,所以,一開展工作就有點懵。一輛大巴車上40多位孩子本來就夠吵的,再加上家長反映強烈——只要服務細節稍稍不到位,家長就會罵人,就會來車上面責。馮馮的爸爸是言辭最激烈的一位,動不動投訴到學校去。
其實,這位家長語言粗魯,而且很不守時——他兒子有時坐校車,有時不坐校車。家長有時來接,有時不來接。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小彭當然意識到自己業務不熟練的問題,但是,她還是耐著性子去解釋,去完善自己的工作流程,去提升服務品質。
第二個月,接送車工作已經有很大起色,絕大部分家長對她的服務是非常滿意的。我讓她把手機里的信息調出來,給我們看一看,在微信群里,老師與家長之間究竟是怎樣溝通的。她滿口答應了。
第二天清晨,我們在停車場接車。彭老師把小馮馮帶過來。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子,因為這兩天感冒,所以,彭老師特意留心他、照顧他。
小馮馮告訴我們,昨天一下車就回家了,大約是5:00左右。一般情況下,都是這樣自行回家。在小區門口還碰到爸爸,他說自己到市場去買菜?;氐郊液螅膬阂矝]去,只是做作業……
小彭把手機拿給我們看,微信群里有馮爸爸兩段語音——時間是2018年9月13日,我們一點開,怒氣沖沖的株洲方言彌漫開來——
“學生下車,都不知道扶不扶?像具死尸一樣,學校要這樣的跟車老師**”(**部分是書寫不出來的最惡毒的株洲臟話。)
“他媽的,今天車子又遲到了,學校還不把這個死尸給開掉?”
語音下面,是彭老師的文字留言。對自己由于業務不熟練,服務不到位,她向家長們表示誠摯的歉意。并且解釋了兩次校車晚到的原因--因為車子出故障了,臨時調車,耽誤了一點時間(有證可查)。在這個過程中,她在群里已提示。大家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盡管提,她都能虛心接受。但是,馮馮爸爸這樣人身攻擊則不可取。 她的文字留言總共有五段話,大約有六七百字。態度誠懇,語言表達合理,應該算是有理有節的了。留言下面的不少家長點了贊,看來大家都諒解她前期的工作中的不足,認可了她的虛心態度。
但是,小馮馮的爸爸呢?仍然不依不饒,繼續他的語言暴力,人身攻擊。 這位家長看來是要好好談一談了。
整個上午,我把兩個重要的會推掉,專等他到來。約好的10沒來,11:30之后也沒有來。可能是他昨天隨口一答,今天把來學校溝通的事忘了吧!
于是,我給他發了一條信息,提醒他一下:##家長,您好!您今天上午會來學工處嗎? 兩分鐘不到,他給了我一個回復:
“丁老師,T88路把家長踢出微信群,這件事干得漂亮,我沒有意見,我只希望我的小孩子安安全全就好。”
絕口不提昨天謊報軍情的事,仍然在指責跟車老師將他踢出群的事情。仍然是用情緒在說賭氣的話。我沉吟了一下,再給他發第二條信息: ?
? “家長,您好!孩子能平平安安上學、放學,既是家長的心愿,也是我們服務工作的最核心的宗旨。今天上午,我們騰出時間段,等了您一個多小時,真心希望雙方能有一次深入而積極的溝通,能消除誤會,達成諒解,解決問題……”
他的回復是:“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這半年多我也經常這么等,你們以后把校車的變動及時告訴我,拜托了?!?
看來,今天爽約是有意為之,是故意報復一下。但是,我又不方便把這位家長的真面目戳穿。只能再次轉換話題,幫他找臺階。
“家長,那就是說您今天沒時間來學校了,好我們今后重新再約時間吧!”
之后,就沒有回復。
辦公室的小L說,他怎么好意思來嘛!昨天的投訴事件明明是他無中生有,無理取鬧。他被踢出微信群的原因,他自己心知肚明,株洲話里還有比這更臟更惡毒的話嗎?……
小L分析得有理。之前與昨天,作為一個大男人,一位口口聲聲是大學老師的“高水平”家長,他理虧得太多。他沒有勇氣到學校面質,沒有勇氣面對自己天真無邪的兒子;面對彭老師手機里的的證據——當然,他未必知道作為小女孩的彭老師,半年之久,還有心地保存了這些證據。
總而言之,他應該有所警覺,忌憚學校一方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畢竟,做壞人心虛??!
而三年級年級主任告訴我們信息卻是,他平時非常配合學校的工作,在班主任面前彬彬有禮。因為是大學老師,水平素質一定很高,所以就選他為班級家委會主任。
年級主任、班主任提供的信息讓我們深思:生活中,表象與現實往往反差太大,人們需要怎樣一雙慧眼,才能洞察人性的本質,洞察教育的真相。父母是孩子的原音帶,是孩子的復印機。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定對孩子的童年產生深遠的影響。
——想到這一點,我對瘦瘦弱弱,又一臉稚氣的小馮馮擔憂起來……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