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初冬蕭瑟的寒風中兀自立著,不知過了幾時幾載。
? ? ? ?凍得發黑,卻又倔強的閃動著綠光的葉子隨風瑟瑟,沒有被吹落。
? ? ? ?粗糙的,裂著口子的樹皮,像農人手背條條綻出的青筋。
? ? ? ?在初冬淡淡的霧靄里,你會看到這一棵、那一簇依舊散發著蒼青色光芒的樹冠。那便是家鄉的老榆樹。它們長在墻跟里、隘頭上,因為它們沒有青松挺拔偉岸的身姿,不適合站在道路兩旁;因為它和"垂下綠絲絳"的嬌柔可愛的柳枝不相為謀,只在角落里默默的生長。
? ? ? ?春來時,它不與桃李爭艷,不與楊柳搶綠。它發芽遲,展葉晚,不追名逐利。這一點和家鄉老實本分的父輩相似。秋去時,落光了葉子的柏楊在風中發抖,像馬戲團細腳伶仃的小丑,引人發笑。而你在看老榆樹在風中搖擺,像曼妙起舞的女子。它枝條繁密,綠葉婆娑,任憑你秋風蕭瑟,葉子牢牢長在樹枝上。即使初冬的寒霜、積雪,都無力撼動綠葉的意志。直至第二年的初春,你還能尋到那不死的葉子。雖然干枯脫落,但顏色仍未褪盡。
? ? ? ?家鄉有句罵人的話,說人死腦筋,不靈活------榆木疙瘩。其實我覺得,這并非罵人,實則是對人一種精神的褒獎。生活中有諸多此類"榆木疙瘩",他們一生秉承著自己認為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討巧、不妥協,堅持著自己的理想抑或追求。
? ? ? ?老榆樹其實是很多人童年歡樂時光的見證者。兒時,放學后總跑到學校后面的高臺上摘榆錢,那是兒時最好的零食。捋滿一書包才肯罷休。
? ? ? ?家鄉人還認為榆木是絕佳的材板。民諺說:頭榆二沙(沙棗)三柏木。
? ? ? ?這就是家鄉的老榆樹。沒有人注意,但它兀自立在風中已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