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點30分起床,每次設定鬧鐘20分鐘,從8月7日開始執行到今天10月22日,斷斷續續一共40天。在這期間一直都在和“自己”斗智斗勇。
關卡一、愧疚感。為了避免自己因不能按時完成的愧疚感,造成“so what”心理,所以每次“坐享練習”之后都會在本子上進行記錄。每記錄一次則增加一點成就感,以此來抵消不能每日都達成造成的愧疚感。
關卡二、反彈心理。以前每次強迫自己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比如早起,在堅持了21天之后,就會突然爆發不可遏制的逆反心理,然后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再無斗志了。究其原因,這些所謂的“好習慣”都只是自己主觀意識認為好的,并不是“身體”本身認為好的,更明確一點是,所謂的“好習慣”是自己之前做不到但又覺得做到了很牛的事情。
關卡三、懶惰。這才是最大的敵人,尤其當一個人獨自堅持做一件事的時候。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遇到的最大的三個困難,寫出來并不是要把它們都解決掉。事實上,我認為這是根本解決不掉的。最簡單方便的辦法是學會與它們相處。
通過學習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我有一個重要收獲是認識到“人是一種概念型生物”。即只需通過更新我們大腦中的某些重要概念的現實含義,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往往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正的轉變就來自于從“對抗”到“和它們相處”。我不在執著于“好習慣和壞習慣”,一切都是自我意識的體現;真正要做的是讓自己“動起來”,即想到坐享的時候就做個五七八分鐘的,到了堅持不住了,那就先歇會兒或是想起來要寫每周一篇了就馬上準備材料開始寫,不拖不等不靠;如果連著好幾天都沒有坐享,也沒看書,也沒寫文章,那也沒什么,現在開始也不晚。
看似隨性的生活態度,但卻讓我真正地坐享了40天。放在以往,可能早就放棄了。借用笑來老師的一句話,坐享是一個極好的“掌握最少必要知識之后就要馬上通過踐行進步”的好方法。40天,才剛剛開始起步,時間的復利效應也還沒有開始發揮作用。
謹以此文,在坐享之路上插個小紅旗。我會一直向前,靜候最偉大的魔法師——時間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