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文系畢業生,唐詩宋詞是必修課,正兒八經的學了有一學年之多。至于學的效果怎樣,真的不好意思說實話。正是應了那句話,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雖然學的時間長,接觸多,卻反倒沒有了新鮮感和耐心探究的興趣。
學院式教育的弊端,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教材刻板嚴肅,語言呆板,內容趣味性低。老師講課也有固定模式,按部就班。先大致介紹作者的生平,再講幾首代表作,最后蓋棺定論評論一番,這就完成任務了。
學校不想我們砸了中文系的牌子,硬是整出了古詩詞分級考試這個東西,美其名曰文學素質考試。類似于英語四六級考試,給每個級別劃分了標準。比如背會指定的100首詩詞是一級,背會150首則是二級,而最高級將近1000首詩詞。中文系學生必須通過二級,否則期末考試成績受影響。
我們也罵娘,但為了考試成績,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我們拼命背背背,背的想要吐血。為了盡快背會,我們不求甚解,貪多求快,對詩詞一知半解,更別提詩詞的美感啊藝術成就之類的東西了。考完試,更是糟糕,背過的東西飛鴻踏雪泥一般,只留下淺淺的痕跡,很快就忘得差不多了。
直到現在,很多詩詞我還是霧里看花,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感覺,不敢說自己真的懂了。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我認為唐詩宋詞是美的,它們就像藝術品值得精心研究和欣賞。但由于我們學習過程充滿了功利主義色彩,重背誦輕理解,重考試輕運用,導致我們不能充分認識到它的美,很少將詩詞與生活聯系起來,不能將詩詞融入到生活中,對它興趣不大,淺嘗輒止。
《宋詞背后的秘密》這本書很好的解決了我們的問題。它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通俗的同時也不失嚴謹與深刻。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又重新回到了學生的狀態,心沉到書中,好奇心被勾起,一頁一頁讀下去,一發不可收拾。
作者林玉玫是淡江大學博士候選人,擅長唐宋詞的解讀。她從小就喜歡讀詩詞,從一知半解到被詩詞所傳達的感情所感動,她被詩詞深深吸引。她認為讀詞不能止步于把翻譯弄懂,了解意思,還要知道作者為什么會寫出這樣的作品。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宋詞的美,她專門寫了這本書。雖然是本入門書,她卻寫的很是認真。
一、通俗性與知識性兼備
和戲說歷史之類的書不同,這本書雖然通俗,但不膚淺,也不乏學術的嚴謹。作者規規矩矩,介紹了宋詞的方方面面,而且多處引用名家作品與觀點,不可謂不小心謹慎。文章短小精悍但含金量高,語言簡單卻不失莊重與嚴謹,完全沒有戲說的膚淺與調侃,反倒多了些親和力。
她以提問題的方式將宋詞的知識串聯起來,60個問題涉及到宋詞的形式、結構、題材、發展歷程、重要詞人的生平、詞背后的故事等等,呈現了宋詞的立體面貌,不可謂不全面。60個問題很有代表性,解答了初學者的疑問和困惑,且解答也相當的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細心程度。她以女性的細膩,深入到宋詞的細枝末節,將不少知識掰開了揉碎了講解的清清楚楚,細心程度令人敬佩。
書中內容我都學過,但學的粗枝大葉,表面功夫居多,說不出一二來,甚至有的知識點處于空白狀態。我知道詞有詞牌名,也會背幾首流行詞牌名下的詞,但是竟然不知道詞題和詞序是啥東西。問我念奴嬌這個詞牌怎么來的我也只能攤手說不知。會背蘇軾悼亡妻子的詞,卻不知道這首詞是開詞用于悼亡的先河。讀這本書的過程很有溫故知新豁然開朗的感覺。
另外,全書的基調輕松活潑,完全沒有教材的刻板與死氣沉沉,內容豐富有趣,拉進了與讀者的距離,很容易沉浸其中,閱讀過程十分愉悅。
二、宋詞離我們不遠,它就在生活中
當學生的時候,學宋詞的目的性很強,或者為了考試或者為了裝高雅,很少將它與生活聯系起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把宋詞講活了。它不再是死氣沉沉與我的生活無關的東西,而是具有無限活力,包羅景色萬千的百寶箱。
宋詞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配樂歌唱。把宋詞與流行歌曲聯系起來,除了便于記憶,也少了要背誦的意識,對它的感情就親近了很多。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還是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心情好壞也無論何種場合我們或者輕聲哼唱或者放聲高歌,自然而然。而在宋詞流行的時代,它發揮的作用與當代的流行歌曲無異。
如果也像現在的流行樂壇頒獎的話,宋詞里也能排出最流行榜單top10和最受歡迎詞人。在介紹詞人的時候,書里依樣畫葫蘆排出了最受歡迎金曲,它們分別是蘇軾的《念奴嬌》和《水調歌頭》,辛棄疾的《永遇樂》《摸魚兒》,岳飛的《滿江紅》,李清照的《聲聲慢》,柳永的《雨霖鈴》,姜夔的《揚州慢》《暗香》,陸游的《釵頭鳳》。這種形式別出心裁,讓人眼前一亮,對宋詞的興趣又增加不少。
經過隋唐五代的孕育與成長,越來越多的文人投入到宋詞的創作中,它的形式日益成熟,范圍也得以擴大,發展與社會歷史同步,所以題材相當廣泛,類型繁多,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蹤影。風花雪月、離愁別恨、歌頌友誼、羈旅情思、人生感悟、悼亡舊人、家國之思、邊塞軍旅均可入詞,甚至過生日、結婚等場合都有它的影子,它從誕生之初供宴會助興發展為反映生活與社會的鏡子,與現實的關系日益緊密。
很多在當時廣為傳唱的詞作,流傳至今,魅力依然不減。不少詞經過改編,融入現代音樂元素,仍是熱門金曲,為人們所喜愛。就比如鄧麗君演唱的《但愿人長久》完全以蘇軾的《水調歌頭》為歌詞,再譜以新曲調,不少明星爭相翻唱,各有各的味道,都很受觀眾歡迎。可見,宋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且雅俗共賞。
三、八卦的外表,妙趣橫生的內容
為了讓書的內容更加豐滿,作者引入了很多延伸知識。這些知識由宋詞引申開去,五花八門,有的講社會現狀、有的穿插名人軼事,有的普及文學常識,還有的介紹家庭教育方法,不可謂不全面,雖是細枝末節,確實能稱得上是小秘密,和書的名字很搭。
既然是本解密的書,就不得不講故事。作者講故事的功力不低,總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活潑的標題吸引讀者眼球,有趣的故事內容又讓人受益匪淺,八卦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縝密的心。
你可能不知道,李清照除了是詞界之后,她還是個沉溺于賭博且賭術高超的人。陸游與唐婉的故事就是宋代版的孔雀東南飛。蘇軾與蘇轍的名字也預示了他們的命運。賀鑄雖然寫的詞受人追捧,人卻長得對不起觀眾,有鬼頭的外號,真的是“我很丑,但是我才高八斗”。范仲淹還有外號叫“窮塞主”等等。這些內容不可謂不八卦,但是讀來只覺妙趣橫生,宋詞與我們的距離又拉近了很多,會心一笑中加深了對宋詞對作者的認識。
寫入門書并不是那么容易。寫的淺顯,會讓人懷疑作者的真實水平。寫的深入點,又有掉書袋的嫌疑,讀者也不買賬。難度適中,還要寫的有趣通俗,真的是件兩難的事,畢竟眾口難調,能讓每個人滿意確實很難做到。
但是,作者在這方面相當成功。無論你是對宋詞感興趣的初學者,還是有一定文學基礎的非專業人士,又或者是資深的宋詞迷,這本書都是正確的選擇。初學者享受知識的盛宴,專業人士可查漏補缺,資深迷們則了解作者有何創見,總之這本書不會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