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他,追了很久仍沒有抓到。
牧羊人看到此種情景,譏笑地對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快很多。
獵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頓飯而跑,而他卻為了性命而跑呀。
啟示:兔子跑步的目標是救自己的性命,而獵狗的目標只是為了一餐飯,同樣的跑步,他們的積極性當然會不一樣。
思考:小故事告訴我們跑步只是實現目標的過程,而即使有相同的過程,其目標不一樣,動力不一樣,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通過這個故事聯系到我們做市場人員,目標就是每個月完成既定的任務,每個人每天都在不停奔跑,過程一樣,但是進步速度和最終結果不一樣,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我們每個人工作的出發點不一樣,即工作目的不一樣。有的人工作是為了生存,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工作是為了更好改善生活;有的人家里條件優越,工作只是為了自己賺點零花錢,不需要補貼家里;有的人工作是為了鍛煉自己能力,體現自己人生價值;有的人為了自己愛好而工作……往往人們工作目的和出發點不同,這也決定了工作努力程度和結果。因此明確自己工作目的非常重要。
我們每天奔跑到底為了什么?這個值得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如果沒有強烈的目的,我們工作起來會發現動力不足。作為做市場營銷的人員來講,工作動力對于目標實現尤為重要。很多人目標制定了,方案也有了,卻經常成功不了,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去尋找需要完成目標的動力。比如讓我們去賣一款真實價值只有1000元的手機,目標是想賣到1100元,實施方案也有了,但是很少有人能成功,唯一原因是沒有真正的足夠的動力,但是換種情景,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了,你已經想盡了各種辦法去籌錢,結果就差1100元醫生不給做手術,我相信你肯定會有辦法把這個手機1100元賣出去。就是所說的方法總比問題多,關鍵是自己是不是真得想要,上面那個例子,父母在醫院等著用錢就是動力。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是其實任何人都有兩個人性的弱點:一是恐懼,二是懶惰。如果想要成功的完成自己的目標,必須找到大于恐懼和懶惰的動力,否則一旦恐懼或懶惰的心理占了上風,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因此找到內心為目標奮斗的動力在哪里尤為重要。
最后和大家分享的是:既然目標樹立了,我們就應該找個為之拼命的理由,動力有了,任何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了,實現目標就會變成順其自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