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各大網站和論壇在刷一個話題:你最窮的時候是怎么熬過來的?
于是,來自四海八荒的網友紛紛評論吐槽自己的窮經歷,仿佛成了一場哭窮的盛會。對于窮這個話題,網友們誰還沒有點發言權?出來混的,誰都有窮過那么好一陣子。只能說,沒有誰最窮,只有誰更窮。對于窮的吐槽,就像對富的向往一樣令人酣暢淋漓。
是的,在那些窮得叮當響的日子,你可能也接受過來自朋友的接濟和救助。是不是好想對他說:你的噓寒問暖,真不如打一筆借款啊……”
我想起自己的幾段與朋友之間的借款經歷。
第一段是我借錢給朋友:
大學剛畢業那會,我經親戚介紹找了個某公司辦公室處文員的工作,工資不高,但包吃包住,所以還會有存款。比起大多數同學還在靠家里救濟迷茫地找工作階段,我已成功地實現了自給自足。
記得當時有個男同學,大學時關系不是很近,但是我老鄉。很巧地租房租到了我公司宿舍對面的小區。當時應該是他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幾個同學還在他的出租房一起做飯聚過。也不記得什么情況下我借給了他300元錢,然后過去好多年,這位老鄉到了外地打工,似乎也不再窮困,但始終沒見他還我那300元錢。
我當時想,也許是男生問女同學借錢,或者是忘了,或者是不好意思還。縱使你有千百個緣由,但我心里默默地已把你排除在我的朋友之外。
第二段是和朋友互相借錢的經歷:
記得那時候我買房子,首付經過家人湊過了還缺2萬。
我想起了幾年前我還是沒有固定資產,但有點存款的時候,一位當時和我聊得熱絡的女同學向我借錢,那時她也是借錢買房子,不過當時她已經二套房。而我慷慨地就把我那點存款借給了她,后來她也很快就還給我了,并且還給我打了點活期利息,我當時覺得她還是很江湖的。
想到這朋友經濟應該寬松點。沒想到兩年后我問她借錢的時候,她居然推三阻四,說自己什么沒有現錢不方便。我一陣唏噓,這個經常在朋友圈曬自己奧迪方向盤或車輪的人,已然和我成了陌路。
被她拒絕后,我想到另外一個閨蜜,卻是很小心翼翼了。
沒想到,當時我只在微信上和她聊了下借款的意向,她就二話沒說,讓我發帳號過來。她把他老公的私房錢借給我。當時我深感偉大友誼的力量,卻擔心她如此不謹慎,被人騙了怎么辦?于是我打電話過去跟她說:你也不電話核實下就要打錢給我,這也太不安全了,她當時只呵呵笑,說還真沒想到這點,只想著幫你救急了。
沒想到這樣一個,在我眼里,她是生活中懂得精打細算的的女子,對于金錢,對于朋友,竟處理得那么讓人感動!
我不是說用借錢來證明朋友之間的感情,但對于金錢的態度確實可以讓你辨別這個朋友值不值得交往,你說是不是?
到后來,朋友處得久了,對于借錢的對象,你自然也會心理有個分寸。考慮到那些確實困難的,就別讓人為難了。或者即使是混得好的但平時卻沒有交情的,借錢才想到別人,那確實是你自己的不對了。
所以啊,我認為朋友之間的相處,金錢觀是否一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甭跟我說:談錢傷感情,朋友間談錢太俗。至于朋友之間的真感情,我認為還真饒不了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