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廳掛職手記之一:最美在動情處——關于校園文化環境布置的建議

? ? ? ? 到學校走多了,忽然有一種體驗,不同的學校給人不同的感覺,有的感覺給人特別的美感,在記憶中難以消除;有的則一掠而過,如同在大街上碰到了一個陌生人,留下的印象只是那么一瞬間。

? ? ? ? 這種印象來自不同的校園環境。校園環境布置折射辦學者不同的辦學理念和育人思考。好的校園環境,不僅給人良好印象,而且起到宣傳校園文化的作用。我從旁人的角度來審視,覺得學校的環境布置至少要符合三個特征:

? ? ? ? 舒適性。碰到美麗。視覺上的美感,讓人走入學校,感到舒適。色彩、衛生整潔、物件擺放等,能給來訪者一種舒適的感覺,猶如視覺上做了一次輕柔的按摩。校園應是整潔、美麗、綠色鮮花點綴的地方,校長教師可以盡力為學生營造視覺之美,有學校一進門讓人感覺花園之美,甚至衛生間也是一個十分雅致的地方。打扮漂亮的校園,給人舒適美感,只會迎來陣陣掌聲和無限贊譽。

? ? ? ? 溫和性。碰到榜樣。能讓生活其中的人,尤其是學生和教師,能因環境得到激勵,感到溫暖。校園環境可以是動態的,把每月、每學期值得肯定的人、事、物加以公布、展示。有的學校有可以“生長”的景觀,有年年增多的畢業照生態墻,有月月增多的學生作品展示墻。


? ? ? ? 感染性。碰到文化。好的環境感染人,熏陶人。校園環境要能使人受到教育、在情感上獲得感染。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更要注重打造一個能教育人的校園環境。校園環境里不僅需要標語、校歌、校訓等,更需要有“故事”。用老校友的故事激勵人發憤學習,用英雄事跡教人擁有愛國情懷,用名人雕塑引人敬仰和學習,等等。


? ? ? ? 舒適、溫和、感染人的校園環境最美,美在動情處,讓人留連,讓人最難相忘。在符合以上三個特征之外,如果對校園文化環境布置提出更高要求,還可以對之進行課程化、專題化、系列化的設計,使得校園環境發揮更大的無聲育人功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