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點:
一、婆媳的關系為什么這么難處理?
表面上:老公是自己選的,婆婆不是
深層看:婆媳爭吵的核心是主人家庭角色
二、老公必須在這件事上有所表態
夫妻中的一方和各自的原生家庭結盟,而把伴侶孤立,那夫妻的子系統就會失去它的功能,這同樣會導致家庭的不穩定。
三、舉例說明
難點
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親近感,但是卻要克制這種親近。和伴侶站在一起,自然就要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距離。
四、總結
學會說
“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會處理好。”
金句:只有夫妻站在同一陣線,和上一代的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定的邊界,這個家才能正常運轉。
一、婆媳的關系為什么這么難處理?
表面上:老公是自己選的,但婆婆不是,而是“買一贈一送的”。
很多女性是只愛自己的老公,并不喜歡老公的媽媽。而一旦兩個不愛的人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要配合著一起做事,自然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說,夫妻之間是靠情感聯結在一起的,是講情不講理的。那婆婆和媳婦之間,反而是講理不講情的。
婆婆和媳婦是要靠尊重和規則來維持的,即使彼此不那么喜歡對方,也需要保持一份表面的尊重,為了這個家和共同愛的人。
深層看:婆媳爭吵的核心是主人家庭角色
當一個家庭有另一個女人出現的時候,兩個女人之間實際上是有一定競爭關系的。
除了競爭丈夫的情感之外,一個核心的問題是:這個家到底誰說了算?誰才是這個家庭真正的主人?
如果在這件事上沒有得到確認,那么孩子的養育方式、家具的擺放、家里該做什么菜,以及老公應該聽誰的,都會變成爭論的議題。
但并不是所有的婆婆都愿意承認這一點
1. 家里的老公是自己這么多年拉扯大的,媽媽和兒子的感情恐怕不會比夫妻感情淺,兒子也不能娶了媳婦就忘了娘。
2. 人們都說尊老愛幼,自己年紀比媳婦大,養孩子也比媳婦有經驗,憑什么都聽媳婦的?
3. 自己是來幫著帶孩子的,這么辛苦,媳婦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還到處埋怨,憑什么呢?
二、老公必須在這件事上有所表態
上一講我曾經說過,在家庭關系里,夫妻是家里最重要的子系統,也是家里的支柱。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和孩子結成了聯盟,而孤立另一方,那這個家庭就會變得不穩定。
同樣,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和各自的原生家庭結盟,而把伴侶孤立,那夫妻的子系統就會失去它的功能,這同樣會導致家庭的不穩定。
小結:當妻子和婆婆產生矛盾時,丈夫應該站在妻子這邊來維護妻子的地位。
只有夫妻站在同一陣線,和上一代的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定的邊界,這個家才能正常運轉。
如果妻子不確定自己是在家庭女主人的位置上,她就很難去思考怎么去維持家庭的和諧和穩定,而只會思考怎么去爭奪這個位置。
三、舉例說明
1. 兩家的父母,輪流來幫這對夫妻帶孩子。
本來這是挺好的事,卻成了夫妻矛盾的開端。丈夫覺得妻子不待見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父母很不公平,所以總是想出面來維護父母的利益。妻子同樣維護她自己父母的利益。
有一天,他們帶著孩子到公園里散步,有鄰居碰到了,就說:“哇,這孩子好可愛。你們是誰在帶這個孩子呢?”妻子隨口說:“是我爸媽。”
丈夫聽了就很生氣,回去就跟妻子說:“你憑什么只說你爸媽,不說我爸媽呢?他們這么辛苦,你怎么能提都不提他們呢?”
妻子也很生氣,說:“你也太敏感了,我說的不是我爸媽,明明是我們爸媽。再說了,你爸媽帶孩子的時間,哪有我爸媽多?”兩人就吵了起來。
問題:
當他們在為誰家的父母功勞大爭吵的時候,他們其實不是一對夫妻,而是各自家庭的代表。
小結
這種錯誤的邊界劃分,在家庭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會帶來問題。
2. 原生家庭的語言
老公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用家鄉的土話交流,而妻子聽不懂這種土話。語言就是一種邊界,把有共同語言的人劃在一起,而把不懂這種語言的妻子劃到了另一邊。
每當這時候,妻子就會很生氣。她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了,可是又沒法表達。她就會借孩子的理由說:“你們以后不要說土話,這樣孩子以后混淆了,普通話就不標準了。”可是父母也會很生氣,覺得媳婦是不可理喻,一家人就僵在那里了。
3. 旅游帶父母
妻子看到有一個很好的民宿在做團購,就問老公要不要去那邊度假。老公說:“好啊!爸媽這么辛苦,帶他們也一起去吧!”妻子當時就覺得很掃興,就說:“那不去了。”老公也很生氣,覺得老婆對自己的父母有成見。
分析:邊界
這些矛盾的背后,都是邊界的問題。表面上,這對夫妻一直在吵的,是對方該不該這樣對自己的父母,可是他們不明白,他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是:究竟誰和誰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四、總結
一旦親密關系出現了矛盾,夫妻都習慣從自己的父母那邊去尋求幫助,也都習慣去維護自己父母的利益。
根源
當他們都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更近的時候,夫妻的子系統就開始變得空心化了。兩個人的關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冷漠。
難點
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親近感,但是卻要克制這種親近。和伴侶站在一起,自然就要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距離。
例子
“我的兒子二十多年來,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是我把他照顧得好好的,沒讓他受過一點委屈,吃過一點苦。可是他老婆對他一點都不好。我怎么能忍受他結了婚,反而過得不如從前了呢?”
學會說
“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會處理好。”
這很難,可是為了家庭的順利運作,就必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