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和因果
在前面幾章里,心理學上證明個案的時候,往往用了很少有相關性的因素,得出因果關系,最后想證明某個結論是正確性。比如說,醫院是排在心臟病、腦血栓之后的人類第三大死亡原因。后面這幾個是疾病可以引起死亡的原因,醫院與疾病是有相關性,但是與結果有著沒有因果的關系。
醫院和死亡建立了一種相關關系,但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這個例子很容易看懂,但接下來小編舉的例子就沒那么容易弄懂了。
再比如,
1、自尊心強的學生,學習成績要更加優秀。
2、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壽命短。(吸煙有害健康)
3、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群,其壽命也較長。
這些結論都是經過調查得出,是有大量的數據可以證明。那我們就可以說,是前者導致了后者的結果嗎?
如果你是在了解“相關”和“因果”兩個概念之前看到的這組數據,你會很容易將前者定義成后者的原因。
不幸的是,你掉入了“相關”的陷阱了。
1、自尊心強的學生,學習成績要更加優秀。自尊心強的學生,這個群體擁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這類學生更加自信。越是自信,自尊心越強,越是自信,越會上進。
2、吸煙的人容易死是因為煙草的有害成分,如果有技術能去除煙草的有害成分,那吸煙就不會有任何壞處。
3、社會地位高的人群,與壽命更長也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這類人群更加自律。因為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他們容易成功,也不會輕易讓自己沉迷于壞的生活習慣,因此壽命更長。
21天優讀計劃《這才是心理學》10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