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確的時機來買賣
我做多買進股票時,不會向下買進,而是向上買進。
讓我們設想一下,假如我正要買點兒股票,我會在110美元的價格買入2000股。如果這只股票在我買入之后漲到了111美元,那么我的操作是正確的,至少暫時是這樣,因為它漲了一個點,我有利潤了。因為我做對了,于是我買入另一個2000股。如果價格繼續上漲,我會買第三筆2000股。假設價格漲到了114美元,我認為暫時已經買夠了,現在我已經擁有了可以操作的交易基礎了。我一共做多了6000股,均價111美元,而股價目前是114美元。我暫時不會再買進了,我要等等看。我認為漲了這一段之后,一定會出現回檔,我要看看市場對于這個回檔的反應,回檔的價位很可能會在我第三次買入時的價格。假設在一段上漲之后,股價回落到112美元,然后反彈。我就在反彈到113美元時,下單買進4000股——當然是以市價買進。那么,如果這4000股都在113美元成交,我就會知道有問題了。這時,我會發出一張實驗性的單子,賣出1000股看市場如何消化它。可如果我在113美元時下單買進的這4000股,其中有2000股是在113美元成交的,500股是在114美元成交的,剩下的都是在它一路上漲時成交的,到最后的500股時,我花了115美元。那么這時我知道我做對了。這4000股成交的過程告訴我,我在這些特定的時間買入這只股票是否正確——當然,我操作的前提是已經透徹地研究了大勢,并且大勢看好,我從不希望買得太便宜或是太容易。
第一筆1萬股很容易便出手了,這不足以下定結論。但第二個1萬股被市場吸收時,股價并未停止上漲。這兩筆1萬股被人吸收的方式向我證明,確實有人愿意吃進所有的籌碼。弄明白這個問題后,是誰在吃進就不重要了。所以我把做空的股票平倉,并且做多了1萬股
當然我總是要盡量很有效地買進,以便協助我所操作的方向。做空時則比較簡單,除非有人想接,否則沒人能夠賣出。
如果你交易的規模比較大,你必須時刻記住這一點。一個人仔細地研究大勢,計劃操作方式,并且按計劃執行。他操作一大筆資金,積累了相當大的賬面利潤,那么,這個人便不能隨意賣出了——你不能希望市場像消化100股那樣消化5萬股股票。他必須等到市場有足夠的接盤時才能賣出。時機總會到來,使得他認為市場有足夠的接盤,這樣的機會到來時,一定要把握住。一般來說,他會一直處于等待狀態,他必須在可以的時候賣出,而并非在想賣的時候賣出。要把握住機會,他必須要觀察和測試,以判斷市場什么時候能消化你拋出的股票。這里并沒有什么技巧,但是在開始時,除非你確信計劃萬無一失,否則全部拋出是極不明智的。記住,股票永遠不會太高,高到讓你無法買入,也不會低到讓你無法賣出。在第一筆交易之后,如果沒有獲利,那就不要忙著做第二筆,要等待和觀察。這就是你看盤能力發揮作用的時候,使你決定在什么時候適合出手。很多事情取決于開始的時機是否正確。
假設你一共有買500股的資金,那么你不應該一次就全部投入進去。如果你是投機的話,就更不該這么做。如果你僅僅想賭一把,那么我的建議是,千萬別!
假設你買進第一筆100股,立刻就虧損了,那你還有什么理由來加倉呢?
從觀察到的事實中歸納出自己的結論。
判斷市場性質比其他所有事情都重要
熊市里保持做空是很好的策略,但是要隨時研究行情,判斷操作的適當時機
公告上說,為了方便股東,股票可以分期付款。這種方式在華爾街還是新事物,可在我看來,卻何止是不祥之兆!
銀根短缺,股票下跌
那就是當一只股票首次突破100、200或是300美元價格大關時,股價不會在整數關口停住,而是會再上漲一大段
我依照精密的計劃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做到了向前看;我懂得了要想賺大錢所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徹底擺脫了賭博這個層次,并且終于學會了如何理智地做大筆交易
期貨市場只受到一條經濟規律——供求關系的主導
牢記某些基本原則
看盤的目的,一來在于確定如何交易,二來在于確定何時交易。
投機者不是投資者,他的目的不是憑借高利潤率而確保穩定的回報,而是從投機標的的價格漲跌中獲取利潤行確定路線的時刻,確切地說,這就是他開始工作的信號。
聰明的交易者會等待走勢明確起來,同時不但要利用基本交易環境的幫助,還要利用那些猜錯后又在改正錯誤的交易力量。這種對錯誤的修正通常會把價格往阻力最小的方向推動。
只要我順應阻力最小的走勢,那些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就總是有利于我的操作
在實際操作中你會發現,那些在股市收盤和隔天開盤之間發生的任何重要消息,通常都和阻力最小的走勢一致。趨勢在消息公布前就已經確立了。在多頭市場中,利空的消息會被忽視,利好的消息則會被夸大,反之亦然
與人的天性作戰。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做的正確的人總有兩個方面的力量在幫他,一個是基本大勢,一個是那些做錯的人。
忽略大盤行情傳遞出的信息都是不明智的。
在一個波動不大的市場,價格的起伏很微弱,在這種情況下,預測下一個大波動將會向上還是向下是毫無意義的。你需要做的是觀察市場,分析大盤,以確定股價的上下阻力,并且下定決心,直到價格突破任何一方的限制時才能采取行動。一名投機者必須專心地從市場中賺錢,而不是堅持認為大盤必須與他的想法一致。永遠不要跟大盤爭論,不要向它尋求理由或解釋
等到阻力最小的走勢確立后,當大盤說要漲的時候才開始買進,在大盤說下跌的時候才開始賣出。交易者可以在上漲的過程中逐步增持,先買進總量的1/5,如果沒有盈利,一定不能增加持股
他會在最后買進價格之下1個點的位置設定為止損位
這是大規模交易麻煩的地方。你不能像做小筆交易那樣悄悄離場,也不能總是在認為應該或者愿意時脫手。你必須在市場有能力消化時行動,抓不住機會的話,也許就會損失幾百萬。你不能猶豫不決,如果猶豫,就一定會虧損。你也別想用競價買進的方式拉高價格出貨,因為這樣或許會削弱市場的購買能力。并且我想告訴你,發現機會并不像聽起來那么容易。你必須時刻保持足夠警惕,才能在機會從門外探進頭時,一把抓住它。
他在財務上站穩腳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還清所有的債務,第二件事是雇了一位專家,為他研究和決定投資100萬美元的最佳計劃。
作為一名交易者來說,他的另一個危險敵人是——那些心思敏捷且具有個人魅力的家伙,你可能會由于他們的鼓動而失去主張
我保持沉默并不是要引誘別人提出比較優惠的條件,而是因為我想全面地了解一件事。讓對方把話全部說完,你就可以馬上做出對策了。這是節約時間的絕好方法
我注意到原本引導著市場行情的股票接二連三地從頂部回落,并沒有再漲上去,這種情況是幾個月來的第一次。這些股票顯然在比賽著開溜了,很清楚,我的交易策略必須進行改變了。
我賣出了那些停止上漲的領頭羊股票,每只都做空了5000股,然后做多那些新的領漲股
行情告訴我現在做空是安全的,于是我立刻把放空的倉位翻了一倍。
市場因為這條消息而暴跌,我也自然平了倉
永遠不要試圖賣在最高點
股票下跌后沒有再次回到高點,這時就可以賣出了。
為了獲得一些機會,即使是最謹慎的人都應冒些風險,況且,如果他不想成為商業中的軟腳蟹,勢必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賭博。對于沒有能力預知到的事情,我只能是泰然處之。
商品期貨的交易價格比戰前上漲了100%到400%
而另外一個同樣明顯的原因是——德國和奧地利的艦艇出擊得日益頻繁,這一定會使運行中的商業船只數量大大減少,從而導致咖啡進口數量的減少。由于進口數量減少,而消費需求并未發生變化,之前過剩的存貨一定會被消化掉,這種情況下,咖啡價格一定會像所有其他商品一樣,一路上漲
如果一只遭到打壓的股票沒有出現反彈,那是因為沒有大量的內部買入;而真正的打壓后通常會出現內部買入的情況,這種情況發生后,股價便不會繼續維持在低位
如果暴跌是源自一個作手的操縱,那么賣出就不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因為一旦作手停止操作,那么價格自然會反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總是可以找到機會來兌現利潤,這種機會通常出現在一波走勢的尾聲。
觀察、經驗、記憶和數學——這些是成功的交易者必須依仗的東西。他不僅要觀察準確,而且必須時刻記住他所觀察到的一切。無論他對于人性的不可靠性有多么強烈的信念,或是對于可以經常察覺到不可預知事件的發生有多么肯定,他都不能在那些不可靠或不可預知的事情上下賭注。他必須始終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情來下賭注。多年的交易實踐、持續不斷的學習、長時間的記憶,使得交易者能夠在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時,能夠和對待預料之中的事情一樣,立刻采取行動。
一個人擁有了優秀的數學能力和準確的觀察能力之后,仍然會在投機中栽跟頭,除非他還擁有經驗和記憶。此外,就像醫生要跟上科學的發展的步伐一樣,聰明的交易者永遠不會停止對大勢的研究,并對各種可能影響市場進程的因素加以追蹤。經過多年的磨煉之后,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性已成為一種習慣,他幾乎是自動地做出決定。他養成了珍貴的專業態度,這種態度使他總是能夠在交易中取勝。
一個交易者必須隨時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性,以及對所有的行情和波動情況保持純粹的專業態度
注意到這些賣單是被零星吃進的,也就是說,是由1萬或1.5萬蒲式耳的小單買進,而不是像往常那樣僅有兩三筆買單便被悉數收盡
市場買盤的承接方式以及不成比例的跌幅都向我表明——現在沒有購買力
不要買那些拒絕與同板塊領頭羊一起上漲的股票。
如果有一天基恩發現手中一股都沒有了,也就是說為了抬高價格而不得不買進的股票一股都沒有了,第二天就會買進幾千股,第三天又會轉手拋出。之后就會完全不管股價如何運行,讓市場習慣這種情況。到他真正要拋售的時候,就會像我和你說過的那樣,在股價走低的過程中大量拋售,一路壓低出貨。而出貨過程中,總會有很多一般大眾期待反彈的出現,而且空頭也會回補平倉。
他從來不和大盤作對,他果斷大膽但卻絕不魯莽。如果他發現自己錯了,他能夠并且一定會立刻回頭
炒作的目的是以最好的價格把股票賣給公眾。
要盡量將股票抬升到最高價,然后在一路下跌的過程中賣給公眾。
世界上最厲害的推銷員是股價收報機,最有效的宣傳媒介就是大盤行情了
一定要使公眾意識到,該股在下跌的時候,總是有買家在買進
如果一名操盤手無法使股票按照自己的預期運行,那么所有的炒作都應該結束了。當你操作的股票沒有出現它本應該有的表現時,立刻出局。別跟大盤爭辯,不要指望去挽回利潤。在恰當的時候離開,是最有益、最便宜的選擇。
最好的內幕人士、最具說服力的推銷員,是行情。
投機者的致命敵人是無知、貪婪、恐懼和欲望
絕大多數利用不具名的董事或內部人士權威的看漲文章,目的都是傳播誤導普通大眾的信息
股價長期下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空頭打壓。當一只股票不斷下跌時,其中一定有問題,不是市場的問題,就是公司出了問題。如果下跌不合理,股價很快就會低于它的實際價值,這會帶來買盤,阻止跌勢。事實上,空頭靠賣出股票賺大錢的機會,只能是股票價格過高的時候。你可以用最后一分錢來打賭,內部人士絕對不會把這個事實公布于眾的。
公眾對于那些不署名的內部人士給出的解釋,應該時刻警惕。
股票交易所不應該允許掛牌上市的股票,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大眾出售。
另外一種常見的賣股票的手法,是根據市場需要而增加股本。
當一只股票上漲的時候,并不需要詳細解釋它為什么會上漲,必定是存在持續的買盤,才能促使它上漲。而只要該股保持上漲,并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出現小幅的自然回落,那么跟隨該股的上漲行情就會很安全。但是,如果一只股票經過長期穩定的漲勢之后,開始轉向往下走,只是偶爾有些小幅反彈,那么很顯然,其阻力最小走勢已經從上漲轉為下跌。情況就是這樣,為什么還要尋找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