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次接觸新教育,是在2012年,至今,已有五年了。從初識到踐行,五年的時間,我在新教育的大道上朝著明亮那方走得不快亦不遠,因為這其中經常會有“亂花漸欲迷人眼” 的困惑與迷茫……
? ? ? ? 2017年11月11日、12日兩天,我有幸參加了新教育新沂開放活動。新沂之行讓我對新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 ? ? ? 領導和專家們的講話高屋建瓴,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永新教授談到的四點:“相信新教育”、“堅持新教育”、“創造新教育”、“言說新教育”。對此,我的理解是:首先我們要相信朱永新教授所倡導的新教育實驗關注學生生命成長,著眼民族偉大復興,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改革必有陣痛,新教育作為一項實驗,一項改革,在實踐中必會與現有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產生摩擦,只有堅持才會看到效果;每個學生,每個老師,每所學校,都有自己不同于他者的特點,在新教育的理念下,我們可以借鑒模仿,不可生搬硬套,學會創造,找到適合自己的新教育發展道路,新教育實驗這項事業才能永葆生命活力;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當新教育實驗取得成效,我們應進行宣傳,以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以一所學校影響另一所學校,讓更多的人認識新教育,投身新教育,讓新教育惠及更多的學生和教師。朱永新教授還強調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長期堅持,必有成長。
? ? ? 活動中最感人的無疑是老師們的新教育生命敘事。老師們的敘事讓在座的我們時而心潮澎湃,時而熱淚盈眶。他們的堅持讓我看到只有心懷理想與激情的人才能走向卓越。在別人贊嘆他們的光環時,作為同行,我更懂得并敬佩他們背后辛苦的付出。“讓睡著的人醒來,讓優秀的人有舞臺,讓奉獻的人受關懷”,這是新沂市教育局領導們的三大使命。以此為使命,我相信老師們的教育生活確實如言說的那般幸福。
? ? ? ? 走進學校,新校舍也掩藏不住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蘊。我們團隊去了兩所小學,一所城區小學——新沂市新安小學,一所農村小學——新沂市高流鎮中心小學。新沂市地處蘇北,不是發達地區,但這兩所學校都很高大上。首站是新安小學,迎賓的孩子們早已在門口分列兩旁,迎候參觀團的到來。我們先后觀看了新安小學學生們室外的籃球操表演,輪滑表演和架子鼓表演。近百名學生在操場上齊奏架子鼓,那場面真是震撼。接著又觀摩了他們的校本課程展示,聆聽了校長的報告。
?
? ? ? 離開新安小學,半個多小時的行程之后,我們來到高流鎮中心小學,這里是典型的農村,學校在周邊建筑中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一入校門,迎面一個“潤”字彰顯出他們的辦學理念“潤德、潤智、潤雅”。為了便于我們參觀,孩子們冒著初冬的寒冷在學校的道路兩旁展示他們的“跳蚤市場”、“詩詞大會”、“花樣跳繩”等活動。地處農村,各項條件所限,高流中小的校本課程沒有新安小學和我們嵐山區實驗小學的校本課程那樣豐富和精彩,但是他們勇于進取和踏實肯干的精神依然讓人敬佩。高流中小的孩子們為我們表演了英語課本劇《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們認真而投入的表演再現了小女孩的無助與悲慘,感動了在坐的所有人。相信這樣的表演比所有的講解更能打動人心。高流中小最具特色的是他們的“花木課程”。高流鎮是“花木之鄉”,學校以此為依托研發了獨具特色的“花木課程——《花潤童心》”,并在校園里開墾出一片農田,用來種植果蔬、糧食、花木等,還建了一小間溫室,用來研究“無土栽培”。我再一次被高流中小師生的認真打動了。
? ? ? ? 新沂市教育人善于整合校外資源納入課程研發。他們開發了鄉土課程,并以窯灣古鎮作為他們的鄉土課程教育基地。孩子們在古鎮里編織網花,制作云片糕,唱民間戲曲,品運河文化……走出小教室,走進大課堂,眼界怎能不開闊?生命又怎能不豐盈?
? ? ? ? 鐘吾故國的底蘊猶在,山水的靈性浸潤著今日新沂。兩年,新沂教育人用激情與實干繪就了新沂新教育的美好畫卷。作為賞畫人,我亦心曠神怡。師新沂之長處,為我嵐山新教育再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