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一個開飯店的老外對中國人有什么印象,他說我覺得中國人沒有什么面部表情,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刷手機。吃飯刷手機,走路刷手機,和朋友一起出去喝咖啡還各自在刷手機。我說,那是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其實你真的到了中國,看到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并不是這樣的。
這讓我思考為什么這些留學生一直不聲不響在那刷手機,即使聊天的人就坐在自己對面的時候,他們又會和另一群人在手機上聊天。只有對著手機才會有安全感,因為他們并沒有感到自己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可能也并沒有試圖去融入去努力。這些社交網絡更讓他們有歸屬感,覺得都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這些藍眼睛黃頭發的老外。漸漸地,他們更擅長與社交網絡上的撕逼編段子,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留學生基本的口語都不過關。當他們面對著這個現實的時候,會感到更加孤獨,更加不能融入,于是就更加沉迷與社交網絡,直至畢業回國。孤獨的人每天都泡在社交網絡上,而忽略了真正你身邊的人和美麗的現實世界。
羅蘭德說:?社交應用就是為孤獨而生的。孤獨的人喜歡社交媒體,社交網絡的建立,本來是為了幫助人們克服這種社會孤獨感,可是現實卻是社交網絡可能正在傳播它本來想要克服的孤獨。
網絡社交其實是一種弱聯系,因為他靠的主要是文字。文字是缺少情緒化和人性化的成分的交流介質,它少了社交性和社會情緒的內容,心理學上說文字會降低與他人的親密感,增強與別人的社會隔離感,從而使個人孤獨感上升;而面對面的交流才是一種強聯系,見面再配上動作表情,真正感受到真實的情感與連接,才會提高雙方的信任感,甚至激發愛的感覺。這也為異地戀常常會失敗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吧。
所以,放下手機,擁抱這個現實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