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個喜歡涂涂畫畫的人,雖然畫得不怎么樣卻依然樂此不彼。滾滾出生之前就收藏了各種簡筆畫,想著等娃會拿筆了就一起涂涂畫畫。當然這只能算美好的愿望,因為那時只限于想想卻沒有花太多心思去學。
不過也幸好那時沒花心思學簡筆畫,所以滾滾在啟蒙繪畫時沒有被我帶偏。簡筆畫只能算成人簡化的圖形符號,不能算兒童畫。縱使它看著可愛,卻會使孩子對事物形象的認知固化。要知道,孩子畫畫本來就是應該天馬行空的,他們有自己對世界認知的一套體系,雖然不成熟,但卻是他們探索和認識世界的必經之路。如果讓孩子先學會用固定的模式去畫畫,那么就會抹殺掉孩子畫作的靈氣。
“畫畫不是一個單純的繪圖行為,而是孩子自然的表達方式和情感流露。”
當滾滾開始對我書桌上的各種筆感興趣的時候,我給他準備了一套36色的兒童專用蠟筆。但出于“我小時候沒有,現在就要給孩子全部”的心理,我很豪氣地把整罐筆都擺在了他面前。剛開始小朋友會覺得新奇,每一支筆都可以畫出不同的顏色,于是他就一支一支地試。我告訴他“用完一支就要把筆帽蓋上去”。然后他又開始研究筆與筆帽的關系,到后來索性就不再畫畫,而是玩起筆來。
好吧,我錯了。不該把所有的筆都給他。當某天他開始把蠟筆當做他的海洋球一樣到處亂丟還用他的小盒子從一處運輸到另一處時,果斷將所有筆收起來,然后只給他留了三支不同顏色的筆,然后再在筆邊上放了一疊白紙。
當然,光有筆有紙也是不夠的。孩子繪畫需要引導。在初期引導過程中,我的最大誤操作就是:我畫得太多,孩子畫得太少。
我會畫小豬,會畫小魚,會畫唐老鴨。每次拿起畫筆我都會用一句“媽媽給你畫”開頭,而滾滾只是看著我畫。現在回想真是后悔了,我這是剝奪他培養繪畫興趣的行為啊!有好多次,我也邀請他一起畫,可是看到我的畫,他自己卻只會畫點點和線就會覺得沒意思,覺得自己沒有媽媽的畫得好,然后就把筆交給我說“媽媽畫”。反思,原來我還打擊了他對繪畫的自信心。
從收起大部分蠟筆開始,我決定調整策略。
首先,保證不要有過多色彩的蠟筆,從三支開始,紅黃藍,這是基本色。蠟筆和空白紙同時存在,并且不再收起來。保證他隨時都能拿起筆來畫。
其次,保證孩子拿筆時間筆我多。鼓勵讓他自己畫,不管他畫什么,都保證盡量鼓勵。讓他重新拾起畫畫的興趣和信心。
然后,慢慢地鼓勵他用語言描繪自己的畫。孩子畫畫是表達自己,這樣同樣可以激發繪畫興趣,讓他覺得自己畫畫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