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認識一個姑娘,大家都叫她淡定姐,淡定姐平日里沒心沒肺,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該吃吃,該玩玩,該睡睡,聽不聽課全靠心情。同學在混社團,淡定姐窩在宿舍看劇,同學走入社會打拼,淡定姐窩在宿舍看劇,期末考試前兩周宿舍里的人都開始起早貪黑泡圖書館,淡定姐還每天睡到中午飯。
說到臨時抱佛腳,沒人能和淡定姐有一拼,不到考前兩三天,她從來不在狀態,你要問她考試能過嗎,當然能,不僅能過,還能拿到獎學金。為什么?因為應試教育,因為老師會劃重點,因為上一屆學長學姐無償的資料,因為可以投機取巧。
可是,若是沒有重點,若是沒有押題的資料,淡定姐考前還能不能那么淡定?這種淡定,多多少少有幾分僥幸。
大三那年,一直淡定的淡定姐不淡定了,說來戲劇性,體測時其他項目都測完了,因為天氣原因,獨獨只差800米,而已經能查到的其他項目總分很低,這就要求未測的那項要有超高的分數。
距離測800米只剩寥寥幾天,而依淡定姐往日的速度并不足以快到讓自己及格。
有些時候,有些事并不是你一時努力了就可以做得到。
可是大一大二體測都過了啊,淡定姐留在過去的“成功”里,遲遲不愿相信噩夢般的現實。
沒有人可以靠僥幸贏一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還是學生,當我們還享受著他人帶給我們的便利,我們也許可以靠僥幸贏一時。
但當有一天我們不得不走出庇護,獨自一人暴露在鮮血淋漓的現實里,才會明白讓我們成功的往往是未雨綢繆運籌帷幄,甚至是耍心機弄權謀不擇手段,當然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每個人都該在歲月的打磨中成長成這般模樣:足夠優秀,足以勝任自己的工作;足夠聰明,足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足夠善良,足以擁有推心置腹的摯友和源源不斷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