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調研是產品經理的基本功,大多數產品經理能夠自己去找典型的用戶,去觀察用戶的行為,所以產品經理必須要自己去揣摩用戶的需求的原因。下面我們一起來談談產品經理如何進行用戶調研以及用戶調研的一些好處。
一:用戶調研的好處
1. 快速了解用戶
2.? 快速了解用戶背后的需求
3.? 需求落地分解
二:調研忌諱事項
1.? 為了調研而調研
2.? 問用戶有什么需求
3.? 試圖說服用戶
4.? 求全求量
5.? 依賴調查問卷
三:用戶群
典型的目標用戶或客戶
需求:
用戶最急需解決的1-3個問題
1.1? 為什么要做用戶調研
-了解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過程
-了解目標用戶群的使用場景和過程
- 總結用戶的問題和流程
- 提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1.2? 用戶調研常見的誤區
- 指望從用戶調研中獲得需求,所以只能通過用戶調研驗證你的需求
-? 用戶調研不等于用戶訪談,訪談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 把個體當成整體
- 從用戶調研中找自我感覺的證明
-? 用戶調研結論不要占比
1.3 用戶調研中最最最忌諱什么?
- 直接問用戶想要什么,有什么需求?
- 直接問用戶有沒有用啊,好不好用啊
- 快速打斷用戶
- 說服用戶
用戶調研正確的姿勢:觀察用戶的使用過程>提問>用戶主動說
四:調研常用的一些工具:
錄屏軟件:macbook+screenflow
手機錄屏:iphone+ macbook+airserver
統計系統: 諸葛IO 、appsee
錄音筆
用戶調研比起用戶數據,更能反應用戶心理,是用戶在做出行為之前的一系列目的、需求、動機、感受、體驗、來引導用戶講故事。
五:問題引導用戶講故事并挖掘其心理
- 用戶是如何知曉并達到產品的?
-? 用戶會如何向別人形容產品的特點?
-? 對于用戶哪些功能是must hava哪些是nice to have?
-? 用戶在什么情況下 “ 想起并找到 ” 該產品?
-? 用戶感知到的和竟品的明顯差異是什么?
六:用戶調研步驟
1.? 明確調研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什么情況下發起調研?是否必須通過用戶調研來解決?
目的:希望通過用戶調研解決什么問題或者得到什么結果?
忌大而全:調研的方向越聚焦,越有價值
忌假大空:針對行業用戶調研,針對滿意度調研,價值都不大
和產品調研一樣,先明確目的,再動手調研。
2.? 確定用戶調研對象
- 基于背景和目的,先挑出大量符合行為的用戶
-? 選擇部分目標用戶,針對性分析(用戶畫像)
-? 選定合適的用戶? (時間、地點、感興趣程度)
-? 邀約用戶,直接說明目的,并告知可能發生的情況
數量:不超過5個? ?找到少量用戶,驗證大量用戶的可能性
3.? 猜測目標用戶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 分析調研對象可能碰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 猜測用戶需求并提出解決方案
-? 把解決方案變成可執行的demo
-----------------------------------------------
-? 猜測用戶問題? 設定題目
-? 用戶可能的問題:用戶的使用行為表現
-? ?可能的解決方案: 猜測解決用戶問題的手段
-? ?確定訪問提綱:聚焦且開發的問題
題目數量:線上10-20道,線下5-10道(問題少點,追問多一點)
4. 準備任務和訪談提綱,并演習
-? 按照用戶調研時間的2倍來準備問題
-? 標注必須要回答和用戶操作的關鍵問題
-? 準備用戶必須操作的任務
-? 把問題串起來,并找你的同事預演一遍
-? 總結和調整
5.? 調研現場
-? 先緩和情緒,不要急著一下子到訪談中
-? 了解背景信息與自己猜測的是否匹配
-? 盡可能模擬用戶真實環境
- 盡可能記錄用戶操作的過程:錄屏、錄音、筆記
6. 調研結束總結
-? 整理單個用戶的調研過程
-? 是否要調整調研對象
-? 匯總本輪調研用戶的結論和過程
QA環節:
用戶研究的兩種渠道是什么?
1. 和用研部門合作調研
2. 自己發現核心用戶
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
快速的建立用戶模型,建立一個用戶畫像,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用戶分層和畫像。
1. 用戶的各方面屬性
2. 垂直領域 ? 用戶分層和畫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