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怎樣分清自己工作的邊界和幫肋別人,這是值得在工作 中的人思考的一個問題。
? ? ? ?前兩天去國稅取兩份代開的發票,同事F說她那里有發票有9份發票很久未開具了,讓我順便帶過去幫她注銷,我答應了,覺得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她就把空白發票與發票領購薄一起交給了另外開車的同事,我上到車看到領購薄與空白發票。還沒到稅局門口,就看到未到點的時間,稅局已是里三層外三層的排了四行隊,滿滿的人擠滿了門口,等我進去拿到號,前面有70人排隊等侯。因為是辦理不同的業務,所以拿了兩個號,先是咨詢了發票驗舊,稅局導辦員說是填張驗舊表,人來人往的,好不容易找到個座位坐下來寫驗舊單,把空白發票拿出來對號填好等著叫號。約么過了四十分鐘,才叫到我,把九張空白發票注銷,國稅人員還問我前面那一號,我說沒帶自己回去在網上驗舊。同時發信息給同事說她自己在網上驗第一張票,她回應好,后面說進不去或是改版 了,后面等我有空再上去看的時候,已是下班時間,年底忙,本身工作也忙,就急于把這件事情搞掂,給同事發信息讓她盡快回復:那張發票的開票金額,開票日期,等了很久也未見回復。我想到自己加班,總不能勉強別人也加班吧。
? ? ? ?第二天早上上班同事回復了一個“是”字,我什么話也不想說,就對她說了句:你下次自己去核銷那張發票哈。因為這件事情,別人隨意的一個問題,說哪里不行幫忙看看,都熱心的去幫別人解決,我以為這是自己工作份內事,最少有問題著手解決,不推拖。就這樣,深深的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多的事情,每每別人下班時間,我還需要加班加點,完成后再來檢視自己有沒有哪些別人交待了沒做的事情 。整天都限于具體事務之中,沒時間思考,沒時間學習,只有輸出沒有輸入,深深的疲憊與倦怠,讓身體有種被 抽干的感覺。
? ? ? ?后面一個同事過來,我讓同事把資料帶回給那個讓我幫核銷發票的同事,她就發信息給我一句“服務卡沒給我”,沒有叫名字,也沒有說句謝謝,就一句質詢的口氣,我理解了她性子直。并回復她“昨天沒給服務卡呀,我沒看到有服務卡”,“有,夾在發票領購簿里的”,“那我沒有看到,也不知道是不是 昨天掉在國稅了”。她回了一個瀑布汗的表情。我心里陣陣郁悶,幫她做了事情,沒有得一句感 謝,還來一句質詢,到國稅辦事早就不用納稅卡了,我不知道她為什么要夾在里面,并且也不同我說清楚,這不是我對自己掉了東西的說辭,是真的覺得這個人有點想當然。我回復了她一句“后面你的事情,你自己去處理吧”。終于她客氣說了一句“好,辛苦你了,麻煩到你,不好意思”,見到她這樣說,我不好意思說什么回復了句“現在出去辦事都沒要服務卡了”,她接著沖一句“以后都不敢麻煩了”,這句話讓我深深的感 覺到好像我辦事不利,一件小事都搞不掂還丟三拉四。就因為她的這句讓我心生出一種權責不清的感覺,就對她說,我幫她做的另一件工作,讓她自己做,她就開始推塞,然后就說“我不做了,找人來做吧”。我回復讓她同另一主管同事講。
? ? ? ? 有時候一件事情,明明自己費了時間、費了精力去幫別人工作做了一些事,別人反而認為你是該做的,甚而至于覺得你搶了她的風頭。我多想把這些事情都推出去,也多想學習像某些人的工作方式那樣,只在自己的邊界里面,再伸出一點點,就會為其他同事提供一些便利,但是某些人從來不會這樣做,一問就是不知道哦?!安恢馈闭媸莻€萬能詞,這樣可以抵御“外敵”入侵,又可以好好守住自己本界,還可以省心省力。可是就因為這樣的省心省力,卻讓后一崗位的同事工作量又增加了許多,既要追到前半部,還要跟到后半部,要不這工作就非常被 動,大家都等,仿佛會自然變好,如果到了后面發生不可控制的事情,就開始推責,具體負責最后環節的人,就成了結果的承擔者,為什么不早問,為什么不早說?
? ? 未分清工作中的邊界,還存在這么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很多的輸入,看上去很忙碌,而自己確實也很忙碌。但結果呢,因為插手到了應該別人做,別人沒做的事情;應該別人處理的問題,別人未處理,你去幫著他(她)處理了;應該別人做的決定,別人未定,你去幫他(她)定了,這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造成了時下所流行的“瞎忙”。而對于自己的輸出,別人參考的價值,只是看應該在你負責范圍內負責的事情做了多少,而不會管你去做了其它什么額外的工作,只會覺得你這個人的時間管理有問題。
? ? 就像boss對我安排新的任務說等忙完這幾天,不太忙的時侯要做什么,心里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吶喊:不,我很忙,年底了還有好多好多事情沒有處理好,但是口里面卻什么也不說不出來。這些職場大咖常常教我們的是不要總是對老板說很忙,如果說很忙,就會很少有新的事情安排給你,沒有新的任務 ?又哪來的提升,就這樣一點點的給自己加重了一點一點的負荷。
? ? ? ?每天工作時間不管是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反正工作上安排的滿滿當當,晚上再加班加點幾個鐘,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累的像狗,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思考,就機械性的重復,真覺得哪天很快就被榨干了。這是個竟爭與不斷創新、顛覆的時代,用這種機器人的態度學習和工作,真正是 不用多久就會被 淘汰的。畢竟這是一個只講功勞不講苦勞的時代,只講輸出不講輸入的時代,只講結果不講過程的時代,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時間價值,怎樣用最短的時間來創造最有效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