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一樣東西——無論是物質方面的金錢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等,在你沒有真正擁有相應的自身能力時,給了你,也終究被你“浪費”,你根本不能像“想象中”的那樣“駕馭”好它。也就是說,即便給了你,你其實也并不能真正擁有,除非你真的有相應的那份兒能力。而其實當你真的有了相應的能力,一般來說你是可以如愿以償(更確切來說,是“自然而然”)地獲得那樣東西的。
就像嚷著想要“自由”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夠很好的駕馭“自由”的人真的不多。
記得早前,每每嫌宿舍吵鬧不安靜,總盼著他們都出去留我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干自己的正事兒——一本好書、記事反思等等。
終于到了像五一國慶之類的小長假,剛好他們都回去只有我沒回去的時候。一切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我并不能充分的利用起這一直希盼的、寶貴的、安靜的、獨處的時刻:
1平日里那個飲食自律的自己原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們的“監督”。當沒有他們在我身邊,我的胃、口,都那么的蠢蠢欲動。
然而,這樣 一個人放肆地吃著獨食的“食旅”,并沒有想象中的美美:“獨食”并不好吃,一個人的時候又容易不顧形象大快朵頤,這樣吃完肚子并不舒服。并且吃了大量的“美味” 失去的是常日節制飲食的那份胃腸道的輕松感。
原來,“自由”的結果并不自由;原來,平日的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2“食、色”為人之兩大欲望,除了上面的“食”,在四下無人的一個人的寢室,性的欲望也開始彰顯出來,于是我止不住地搜索著影視中的特殊片段(一個接著一個,看得停不下來),做著一個人的性行為。
然而,高潮就是一瞬間的體驗,頃刻便逝,留下的是滿滿的懊悔:我怎能浪費大把的時間做這樣齷齪而不美好的事情?
然而我還一次次地“淪陷”……
也所幸 終于在一次次地懊悔與自我反問之下,我意識到了 那份“快感”的虛無 ——轉瞬即逝后,那短暫的快感又在何方?留下的是羞愧和懊悔卻很實在。
更所幸,我終于開始慢慢把那“性”的快感、舌尖上 對美食的快感,一并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