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 反思日記

系統性課程開發? ADDIE

指一套有系統地發展教學的方法。主要包含了:要學什么? (學習目標的制定);如何去學? (學習策略的運用);以及如何判斷學習者已到達學習成效? (學習評量的實施)。在ADDIE五個階段中,分析與設計屬前提,發展與執行是核心,評估為保證,三者互為聯系,密不可分。

ADDIE五個字母分別表示:

Analysis—分析。對教學所要達到的行為目標、任務、受眾、環境、績效目標等等進行一系列的分析。

Design—設計。對將要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課程設計。

Development—開發。針對已經設計好的課程框架、評估手段等,進行相應的課程內容撰寫、頁面設計、測試等。

Implement-實施。對已經開發的課程進行教學實施,同時進行實施支持。

Evaluation—評估。對已經完成的教學課程及受眾學習效果進行評估。

然而,目前由于受到電子學習、移動學習、MOOCs、微課, 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影響,課程開發的需求呈現出如下的特點:

1.企業變革轉型加速,長周期開發的課程無法很好的匹配企業動態需求。課程開發的速度必須跟上企業的快速發展變化,應需而變;

2.學員工作繁忙,要便于日后的組織和實施,企業中需開發的大部分課程是2-4個小時的迷你課程;

3.課程開發必須緊密貼合業務,必須與業務部門捆綁在一起甚至以業務部門的業務專家為主開發課程。

4.培訓部門必須提供簡單易學的課程開發方法,以便于業務專家們掌握和使用,盡量提供模板,簡化不必要的表單樣稿,實現好上手,易獲得成就感。

5.負責開發課程的業務專家大都承擔著繁重的任務,在工作中完成課程開發效果很差,周期過長,最好的方式是把他們集中封閉起來,在學習課程開發方法的同時,就完成課程開發的任務;

6.負責開發課程的業務專家對高標準的交付成果有抵觸心理,應當靈活調整交付標準,允許業務專家在開發出一個可以上課的毛坯產品后,不斷的對課程進行迭代升級。

敏捷課程設計與開發? ? FDD

第一步:聚焦課程開發方向。主要工作是確認所開發課程的目標和收益、學員對象和給課程起一個響亮的名稱。

第二步:內容開發。分析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架構、用PPT開發主要內容。為什么先進入的是內容開發,而不是教學設計呢?我們發現業務專家開發課程首先考慮的是內容,而不是課程設計,并且他們根本聽不懂學習目標、教學方法是什么,他們先考慮的是我有沒有內容素材。在過去的五年當中,我們在極力扭轉業務專家的這種開發的慣性思維,但發現事倍功半,很艱難。那怎么辦?合理的做法是順應廣大人群的開發習慣,先做內容開發,而不是課程設計。(進行第一輪驗證和迭代修改。主要驗證課程內容的價值、完整性和新穎性。)

第三步:教學設計。設定各模塊的學習目標、教學方法和運用多媒體工具。

(進行第二輪驗證和迭代修改。主要驗證課程內容和學習體驗的匹配。如果達到交付標準要求,結束課程開發工作。)

第四步:完善課程材料。主要工作是美化PPT、講師手冊、學員手冊和學習效果遷移工具。(進行第三輪驗證和迭代修改。主要驗證課程內容和學習體驗的匹配。如果達到要求交付標準,結束課程開發工作。)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