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一之敗還京師時,皇上責備他。江子一拜謝說:“臣以身許國,常恐不得其死;如今我的部下都棄臣而去,臣一個人怎能擊賊!如果賊軍能攻到京師,臣誓當粉身碎骨以贖前罪,不死在宮門前,就死在宮門后。”
十一月六日,江子一啟奏太子,與弟弟、尚書左丞江子四,東宮主帥江子五率所領一百余人開承明門出戰。江子一直抵賊營,賊伏兵不動。江子一呼喊道:“賊輩何不速出!”過了很久,賊騎兵出,左右夾攻。江子一徑直向前,引槊刺賊;但是部下沒有一個人敢跟進,賊兵一刀砍下他的肩膀,江子一陣亡。江子四、江子五相互說:“與哥哥一起出來,有何面目獨自回去!”兩人都脫下頭盔,直沖敵陣。江子四被槊刺中,洞穿胸膛而死;江子五脖頸受傷,回到城塹,一慟而絕。
侯景初到建康時,認為很快就能攻下,號令嚴整,士卒不敢侵暴。等到后來,屢攻不克,人心離散沮喪。侯景擔心朝廷援兵四集,自己的軍隊隨時會崩潰;石頭城中各常平倉的糧食也吃盡了,軍中缺糧。于是放縱士卒掠奪民間米及金帛子女。之后米價漲到一升值七八萬錢,人相食,餓死者十分之五六。
十一月八日,侯景于宮城東、西堆起土山,驅迫士民,不論貴賤,亂加毆打,疲勞羸弱的就直接殺了填山,號哭動地。人民不敢逃竄藏匿,全都出來跟從,十天之間,參加堆山的有數萬人。宮城中也筑土山以對應。太子、宣城王以下,都親自背土,手拿簸箕、鐵鍬,在山上建起芙蓉層樓(層層疊出,像芙蓉花一樣的高樓),高四丈,用綢緞和毛氈裝飾,招募敢死士二千人,身穿厚袍鎧甲,稱為“僧騰客”,分別配置在兩座土山上,晝夜交戰不息。正巧天降大雨,城內土山崩塌,賊軍乘機進攻,幾乎攻入,朝廷軍苦戰不能阻擋。羊侃下令多擲火把,積成一道火墻以阻斷其路,在慢慢在城中筑起第二道城墻,于是賊軍不能前進。
侯景在投降的人當中,挑選出奴隸出生的士卒,全部赦免為平民。其中找到朱異的一個家奴,任命他為儀同三司,朱異家的資產全部賞給他。那奴仆乘著良馬,身穿錦袍,在城下仰頭詬罵朱異說:“你五十年仕宦,才當上中領軍;我剛剛開始事奉侯王,就已經做到儀同三司了!”于是三日之中,奴隸們出來跟從侯景的數以千計,侯景都優厚招撫,分配給各部隊,人人感恩,愿意為他獻出生命。
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聽聞侯景包圍宮城,十一月九日,戒嚴,移檄所督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等人,發兵入援。蕭大心,是蕭大器的弟弟;蕭恪,是蕭偉之子。
朱異寫信給侯景,向他陳說禍福利害。侯景回信,并警告城中士民,認為:“梁國自近年以來,權幸用事,剝削人民,以滿足他們的嗜好和欲望。如果說不是這樣,那你們看看:今日朝廷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以及在位百官,他們姬妾百室,仆從數千,不耕不織,錦衣玉食;如果不是從百姓手中奪取,又從何而得!我之所以趨赴宮廷,只是要誅殺權佞,并非傾覆社稷。如今城中指望四方入援,我看王侯、諸將,都一心只想保全自己,誰能竭力致死,與我爭一勝負!長江天險,曹操、曹丕也只能望江興嘆,我踏著一根葦草,就從容渡江,天朗氣清,不費吹灰之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人心所歸,何能如此!希望各位三思,自求多福!”
侯景又奉啟于東魏主元善見,稱:“臣占領壽春,本想暫時休息。而蕭衍認識到自己的國運已經終結,主動辭去寶位;臣的軍隊還未進入他的國家,他就已經投身同泰寺,獻身于佛祖了。上月二十九日,臣抵達建康。雖然全國苦難還未解除,但戰爭已經停止了,思念故鄉,人馬同戀。我很快就會整頓馬轡,回去事奉圣顏。臣的母親和弟弟,之前以為已經被屠滅,最近收到英明敕令,才知道他們還在。這是陛下寬仁,大將軍恩念,以臣之弱劣,不知如何仰報!現在就帶著奏章,前往迎接臣的母親、弟弟、妻子、兒女,伏愿圣慈,特賜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