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一墨(微博@南一墨)
我們不懂,有一種好看,叫做爸媽眼里的好看;就像是有一種冷,叫做你爸媽覺得你冷。在看《孝經》,所以寫了這篇文。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缎⒔?開宗明義》
1.
這幾天學校人少得可憐,銀杏樹光禿禿的,似乎一切都與這冬日的氛圍映襯得極為融洽,食堂陸陸續續地關門。昨天我收拾完行李,拎著大包小包準備趕車回家,臨出宿舍們的時候,猛然意識到什么趕忙回去換了身衣服,前兩年我可不是這樣,越是回家越是穿得隨意。
脫了新買的齊小腿的黑色大衣,換了件袖口帶小碎花邊的粉色羽絨服,記得這羽絨服還是去年冬天逛街時爸媽給選的,說是穿著特別好看。又戴了圍巾,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還滿臉嫌棄地看了一下鏡子里的自己然后匆忙出門。
我自己買衣服已經好幾年了,因為眼光因為審美的不同,所以在穿衣打扮方面我們共同話題不是很多。腦海里是往年爸媽說“小姑娘整天穿什么黑色啊,你看看別人家的姑娘哪個不是穿得粉粉嫩嫩的,要不就是多加件衣服,穿那么少怎么不冷啊”的畫面,似乎在他們看來我就應該每天穿粉色,穿得再多都會冷。
意識到原來有一種好看,叫做爸媽眼里的好看,有種批評叫做飽含深情。
通常我都是朝他們做個鬼臉,然后跑開,下次回家依舊按照自己的喜好穿。
只是這次我有點變化,想要順遂他們的心意。
難得回去,他們喜歡就好。
2.
身邊有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我們習慣叫她小七。
小七其實是個五官精致皮膚白皙的姑娘,卻頂著男孩子一樣的板寸頭。從小學我們認識到現在,記憶里的她一直是這個樣子。
頭發稍微長長了一點點她媽就幫她剪掉,她對此倒是無所謂,也不知道她有沒有私下問過她媽媽原因。我們幾個玩得好的倒是替她抱怨,有時當著小七的面說她媽媽思想保守,一個板寸頭頂了快九年,而且一次比一次短。
試問現在還有哪個姑娘是這樣?哪個母親不一樣自家的姑娘漂漂亮亮。
小七說初中的時候有一年班級流行戴假發套,她拍了張戴假發的照片,回去的時候,她媽盯著那張相片失神了好久。
就在去年冬天,她媽生病住院,醫生說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具體什么原因我們也未可知,她媽說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只是這一病,她媽好像茅塞頓開了一樣,鼓勵小七留起了長發。
今年三月份,她媽媽胃癌晚期去世。聽小七爸爸說是去年冬天查出的病,一直瞞著沒說。她媽臨走前說是想看看小七就長發的樣子,說照片里戴假發的小七也特別美。只是還沒等到那一天,小七的頭發才長到耳根,她媽就走了。
今年冬天小七頭發齊肩,又黑又密,我們再也沒有說過關于留短發的那件往事。對于這一切絕口不提,也是不想她再想起傷心事。
她說送她媽媽走的那天,父親跟她說了實話:你上五六年級的時候,家里附近失蹤了好幾個跟你一樣大的扎著馬尾的小女孩,雖然后來女孩們陸陸續續都找回來了,但你媽怕啊。
原來有些不好看不漂亮,也是隱藏的深深的愛啊。
3.
聽我的話,幸福地活下去。守望你的成長和成功是我這一生的全部意義。
我父親他們建筑單位施工工地上有個寡漢老頭,約摸著六十來歲。頭發花白,一大把年紀還在工地上打著零工。
昨天我去找我爸的時候,看到他差點沒認出來。只是幾年的時間,他早已蒼老得出乎我的意料。他住的地方離我奶奶家比較近,早年的時候我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來給我爺爺理過發,因而我對他有點印象。
從大人的口里我得知,他一生未婚,年輕的時候領養過一個男孩子。我沒見過那個男孩,聽奶奶輩的人說當初的那個小男孩早就長大成人,如今在外混得不錯,結了婚也有了孩子,甚少回來。
我總覺得老人的生活應該安寧,不會衣不蔽體缺衣少食。只是如今他生活依舊困窘,因為年輕時腿留下殘疾,父母去世得早,家里沒有積蓄,娶媳婦也就成了問題。到后來領養了孩子一拖再拖,到現在也是終身未娶了。
現實生活中我很少見到像他這樣孤獨辛勞之人。他這一生,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一個人,后來賺錢供兒子讀書,到現在年老也還是一個人。也曾有過盼頭,也曾當過父親,也曾想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給他的兒子。兒子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也從未問過他的親生父母到底在哪里。不知道老人是不愿意還是怕麻煩,總之那個他領養的兒子從未接他去大城市轉轉,更沒長時間陪在他身邊。
我能感覺到自始至終有一股力量在支撐著他行走,或許是因為責任或許是因為愛。
今天我去看奶奶,途徑他住的地方,門前的扶梯上曬了被子。后來我跟奶奶閑聊說起此事,奶奶說他早就念叨著說今年過年兒子可能要帶媳婦還有孫女回來,他得早做準備。
我有點替他惋惜,一心一意為兒子付出卻沒能好好安享晚年;更對他無比敬佩,一個養父一個一生未娶的男人對兒子深沉的愛。
都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只是這么多年,冷暖父母已知。
這些年他們有著太多我們讀不懂的深情和辛酸。
你的美丑胖瘦善惡他們都看在眼里,都是最好的你??爝^年了,風雪再大我們都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