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剛出頭的年紀,有很多事情還來得及,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已經來不及了。
一名大三的學生,在找工作和考研兩大方向里毅然決然選擇了奔向考研這條路。以前總聽人說,考研的孩子是最有毅力的,也是最辛苦的。當時不以為然,以為就是重回一次高考,沒什么大不了的?,F在看來,完全不是。
五月中旬,再有六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到了考研路的盡頭。而做出要考研這個決定是在去年的年中,大概六七月份的樣子,然而到現在,復習的進度依然停留在開端。
為什么這么久還是在起點?懶。對,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懶。不是選擇不夠堅定,不是目標不夠清晰,而是惰性。大學的這幾年讓整個人都變的懶散不堪,想像高中時那樣每天早晨六點起床竟成了一件怎么也完成不了的事情。翻翻之前寫過的日記,大部分都是在說現在這樣不好,以后要怎么樣,從明天開始要怎么樣。明天能有多少,可是卻從來沒有過行動,即使有過,也只是兩三天的熱度。
惰性真是個可怕的東西啊。它可以讓一個人失去它最寶貴的時間,荒廢一整個青春,在最需要努力和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好像也有人說過,想要努力永遠不晚,想要學習也永遠不晚。真是這樣的嗎?就像你想要的面包就站在時間的某個節點,而你從遠處被時鐘的擺針驅趕著,一步步逼近,走到跟前時你說沒有錢,能不能拿走這個面包。
而現在,走到了一個很尷尬的時間點,看起來好像一切都還來得及,但是丟掉的時間會在你的身上留下一道道傷痕。汗水和淚水是遲早要還的,過去的時間也是計成本的,計在你的目標上,讓或許本可以得到的結果增加了風險。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很多人只選擇了遠方,走幾步就停下了。當堅持成為一種習慣,就不會覺得辛苦,祝福所有考研的孩子,拼一把才不悔青春,不要等走到最后才發現被惰性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