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要去洗澡了,就和果凍爸爸說:你看著他噢,我去洗個澡。
我洗澡出來,邊擦頭發(fā),邊看到這樣一幅場景:
果凍拿著一本故事書,一遍遍地跟在他爸爸后面叫:爸爸,我們講故事吧,爸爸,我們講故事吧…
他爸爸說:我要去換條褲子,練會兒步伐…然后就真的跑房間里去換褲子,回客廳練擊劍步伐,“蹭蹭蹭”還特別有節(jié)奏、擲地有聲!可憐的果凍還在叨叨:爸爸,我們講故事呀,講故事呀…
我看不下去了,我開玩笑地和他爹說:老公,你怎么忍心啊,你看看果凍多可憐,他只是想讓你給他講個故事,你可以先給他講個故事再練啊,多可憐啊…
他爹說:可是,我不想講故事啊,我現(xiàn)在就想練擊劍。怎么能什么都繞著孩子轉(zhuǎn),我們小時候哪有這么好待遇。我們小時候不是一直被拒絕…
也是噢,我繼續(xù)擦頭發(fā),對他爹表示理解和贊同。他爹也突然慈悲心回來了,說:好吧!你要聽哪個故事,我們來看。
可是當(dāng)他爹一本正經(jīng)地坐下來要講故事了,果凍又開始拆海苔,自言自語說沒有了,要去扔垃圾…
我大喝一聲:果凍!你什么情況,不是你要聽故事嘛!現(xiàn)在爸爸給你講了,你在搞什么啊!你聽不聽啊!
果凍被我一吼,醒悟了!兩個人頭湊頭開始講:I can do something 的故事。
這就是真實生活一小段的截屏,真實的生活都不完美,都是亂糟糟的,雞飛蛋打孩子哭。唯有內(nèi)心的寧靜與美好,才能與此抗衡,在喧囂中讀出歲月的美好。
“喪偶式育兒”是今年很常見的親子詞匯,形容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的缺席。這個詞匯的發(fā)明,像點穴一樣,擊中了無數(shù)媽媽的心,頓覺“你懂我”,委屈感油然而生。隨之而來的是對老公的更多怨氣,親子關(guān)系導(dǎo)致的夫妻親密關(guān)系緊張、親密關(guān)系蕩然無存,都大有人在。想多了,別被育兒文章帶著走了,爸爸能夠參與育兒當(dāng)然好,但如果爸爸參與的少,也完全沒有那么大的公害!不要過度放大這種影響力,導(dǎo)致自己“恐懼”、“焦慮”、“抱怨”。如果帶娃主力是媽媽,那媽媽的情緒與狀態(tài)就很重要,你的放松愉快,積極活力,熱情友好,才是孩子情感的主要支柱。
當(dāng)我看到果凍屁顛屁顛跟著他爹,他爹置之不理時。我也很想吼他爹。但那是我拿我的育兒標(biāo)準(zhǔn)在要求別人,我吼完,他爹肯定不爽,再吼回來。孩子本來沒事,他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和他爸爸相處呢,結(jié)果夫妻對吼,孩子反而要內(nèi)疚了:這是怎么了,我做錯了嗎?
就像果凍他爹說的,我們小時候,被大人拒絕是多正常的事啊,為什么不能拒絕,當(dāng)然可以啊。我很欣賞他爹的回答,他爹被我鼓勵了,心情也很愉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百忙之中抽空講一個吧。有自己的愛好挺好,我也希望果凍以后能像他爸爸那樣,有個自己狂喜歡的項目,樂在其中,連帶娃也顧不上了。
孩子總能健康長大,如果我們攜愛同行的話。多些欣賞,少些抱怨;對孩子,對伴侶,都應(yīng)如此。忘掉那些《正面管教》《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回歸育兒本質(zhì):All you need is love。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