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說過的一句話:“讓孩子學琴,主要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樂對人的性情有極大的陶冶作用,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所以說,孩子學琴最重要的是一種素質的培養,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讓孩子愛藝術、愛生活、愛創造、人格健全。下面,關于學習小提琴學習方法和學習意義與大家分享一下:
1、學習小提琴,家長配合很重要。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合理規劃孩子的練習時間和陪伴時間,在孩子出現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及時與老師溝通,共同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鼓勵孩子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堅持學習的意義。家長想要培養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家長也要成為這樣的人,身教勝過言傳。
學習意義: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幫助孩子勇于戰勝困難的信心,比學琴本身更重要。
2、學習小提琴,刻意練習很重要。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化差異不同,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不同,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需要孩子用心思考老師所教的方法,是否正確運用了。如果是正確運用了,只能是通過反復多次的刻意練習,通過練習過程感悟其中的技巧和方法,這樣才能扎實的掌握好老師所教的方法。
學習意義:培養孩子自研自習,不斷開發大腦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學習感。
3、學習小提琴,練習心態很重要。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專注和自律能力,這樣才能有效的啟迪開發孩子的潛力。
學習意義:開發智力,練琴中不斷校正自我感知能力,協調手腦,啟迪思維。
4、學習小提琴,學習方法很重要。穿插式學習法,是解決混雜交錯的各種問題,而非是在同一個問題上過度學習和糾纏不清。只有用對了學習策略,求知心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不了解學習的原理,就是在無效重復;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在消耗天賦。
學習意義:學琴是載體,培養音樂修養和藝術理解力。
5、學習小提琴,學習環境和行動力很重要。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一個讓自己集中精神聽課、練習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周圍的環境和時間。讓孩子不要把所有的事情拖延到最后一秒,而浪費最寶貴的時間。家長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有音樂的環境,讓孩子在音樂中找到開心的瞬間,找到他非要練琴的理由,發揮主觀能動力,讓練習的行動力逐漸成為一個好習慣。
學習意義:學習小提琴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讓孩子愛藝術、愛生活、愛創造、使人格健全。演奏小提琴時,把理性的音符轉化為感性的聲音,是一種可感的情緒表達,能提高審美觀、陶冶情操、培養高貴的氣質。
6、學習小提琴,學會聆聽很重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從學會聆聽開始。外部干擾和障礙總會出現,但不要把自己的問題全都歸咎于外部因素。如果每件事情是別人的錯,那就是時候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了。學會聆聽,試著以更加訓練有素且別具創意的方式來使用記憶,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隨著思維寶庫的不斷強化,總有一天音樂會讓孩子精神愉悅,心情舒暢。
學習意義:學習一門樂器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學一個特長的范疇,而是一種精神的陪伴和性格的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