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晴
在女兒還沒有到北京讀高中以前,我們外地人總認為在北京讀書的壓力非常小,只要很低的分數就能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不需要像我湖北這樣的教育大省的考生需要拼盡全力,達到高分,才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脫穎而出,最終也只有極少數的外省人才能考上清北等名校。
等我們真的到北京來讀高中后才發現京城學習好的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還大一些,考取清北的幾率并非易事,還是需要高分才能上這些名校的。這些孩子幾乎從小就在補課,而且補課費價值不菲的,“一對一”一小時就是500到2000元,對于工薪階層真的是壓力很大的。有位京城的網紅醫生開學前曾說“希望能夠早日開學,再不開學,我兜里的錢都沒有能拿來給孩子補課的了!”可見補課費是壓在京城家長身上的重負。女兒很替我們著想,高一高二堅決不補課,能夠通過課堂和網課解決的問題她不想花更多的錢來解決。
然而,進入高三后,隨著畢業班的課程復習進度的加快以及學習任務的加重,學校大考、小考不斷,使得很多孩子感到時間和精力無法合理分配到每一個學科。同時因為孩子在高一或高二兩階段不夠努力,特別是高二下學期由于疫情的原因,沒能到學校與同學們在教室里一起學習,而在家上網課又非常放松,學習效果欠佳,學習成績有所下滑,有些功課拉下了,究竟怎么辦才能讓她的弱科迎頭趕上呢?
其實學習是一個心理體驗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內心有一定的體驗了,才能接受知識。通過做作業、問答等形式,使所學的知識被自己接受,成為自己的知識,但并不是死記硬背。這需要積累學習經驗和知識,需要投入在自己在比較弱的那一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優秀的補課老師因材施教、“點對點”地幫助孩子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增強高三階段學習的自信心和高考備戰能力。
女兒常常出現的狀態是什么都會,但一做就容易出錯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歸納為馬虎、不認真學習中的通病。而缺乏針對個人的深入分析。對于這樣的錯誤,補課老師單獨對孩子進行深入的分析,讓她明白是自己基礎不牢靠才導致的。沒打牢基礎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樣沉不下去、隨風而飄、根基不穩。基礎對于整個學習來說,是簡單的,可也是最深奧、最不可缺失的。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重點難點的來源都是基礎。所以夯實基礎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是需要補課老師對孩子有針對性地加強基礎中的短板。
因此,高三了,在其他同學都在如火如荼地投入到補課大軍里的時候,我也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弱勢的學科找老師進行1對1補習,讓老師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改變她的不良的學習思維習慣為出發點,讓她參加輔導后及時消化課堂上復習的知識,不要就題論題,而能靈活運用老師所講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童謠一直在補數學,她特別喜歡補課萬老師的風格,認為老師講解得非常細致,思路非常清晰,而且老師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和她年齡差距不大,很有共同語言。于是,童謠也極力向女兒推薦萬老師。女兒一見這個熱情大方的男孩子就抱有好感,再一聽他的自我介紹就決定請萬老師來指導數學了。
萬老師才33歲,江蘇人,華東師范大學本科畢業,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江蘇高考數學146分,具有12年高中數學輔導經歷;2020年度所帶高中學生分布院校為人大附、四中、十一學校、陳經綸中學、八十中等,今年高考考試最高分141分,最低分125分,進步最高45分,普遍均有顯著提高;高考學生中有3名學生140分以上,12名學生130分以上,數學平均分達到128分!
他的特色就是擅長帶拔高的學生,成績越好,效果越好;對80分以下的低分段學生,有快速提分的經驗和方法!高三輔導特色以專題化模塊為主,圓錐曲線和導數題以多種解法致勝,逐個擊破!
他工作日每天都要上班,下班后就給學員一對一、點對點地上門補課。周末完全沒有空閑的,幾乎全都安排得滿滿的。這些年輕人真的好辛苦的,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女兒和童謠是每周六下課以后就開始補課,萬老師對這兩個孩子非常用心,為了不耽誤往返時間,還專門從距這里車程一兩個小時的地方搬到我們家附近,在這里租了房子,以后我們就成了鄰居,為孩子們補課再也不需要那么趕了。
今天下午萬老師準時來到了家里,看著這個年輕人滿臉笑容的模樣,看到他的眼里閃爍的智慧的光芒,看到孩子們跟他聊得特別開心,我也非常高興,因為他讓孩子們對枯燥的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把孩子們引進數學王國那個奇妙的領域里,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這才是我做為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同時我們這些異鄉人能夠在諾大的京城里相識、相聚無疑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萬老師一下班就匆匆趕來給孩子們補課,晚飯都沒吃的。于是,我趁孩子們補課的時候趕緊做飯,等中場休息的時候已經晚上七點多了,我們一起吃了晚餐。因為不知道老師會在家中吃飯,所以沒有怎么準備,都是些家常便飯,下周六我一定好好準備一番,做一桌子好吃的飯菜,共享周末愉快的時光。
不過聚在一起吃飯,吃的往往并不是美味佳肴,而是相聚時產生的情感、思想的碰撞。在人海茫茫的異鄉能夠在一個飯桌上吃飯的人無疑是幾百年修來的緣分,萬老師一個人在京城里飄零,為孩子的數學殫精竭慮,我雖然不能輔導高中生的學習了,但是可以為他們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為老師和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萬老師有了12年的教學經驗,知道要融入到學生的世界里,要傾聽到彼此的心聲,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樣的老師,孩子們才會真正發自心底的喜歡。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也是學生心靈的傾訴者,是生活中的玩伴、學習上的隊友。老師以平等的眼光對待他們,挖掘和發現他們的潛力和智慧,堅信每位學生都是優秀的,于是,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看到學生的優點,并放大這些優點,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學習的快樂。
教學不只是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技能技巧,得到智力智能的形成發展,更是一種師生互動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學習生涯中,學生每天接觸的是老師和老師帶來的新信息,而師生之間積極互動、信息交換、角色轉換等多維互動模式都會表現出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這是許多培訓老師深得孩子們喜歡的秘訣。孩子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完全可以在輔導老師這里補習得到,這也是課上課下相互結合的一種較好的方式。
補課雖然燒錢,但是,找到一位適合自己孩子的補課老師也是值得的。萬老師給兩個孩子補了4各小時后,在回家的路上還給我打電話,對我說:“當你將一個聰明的學生,培育其更聰明,往更高的理想邁進,這是多么的欣悅啊!雖然補課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下班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給孩子們補課上面,但是,為著培養這些優秀的孩子而快樂無比地努力教學,這實際上是讓我在享受這神圣職業的芳馨啊!”
看來萬老師不僅僅是一位補課老師,還是挺有情懷的年輕人。對于補習班的事情,要客觀的看,不能一慨而論的,市場有需求,就應該滿足孩子學習的需求,單純地用行政命令去否定去壓制并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教育原本就是“因材施教”,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你要一個代課老師如何因材施教?只有一對一補課才有可能實現這個教育的最高境界。
“因材施教”古已有之。宋代大儒程頤最先從孔子教人的經驗中,概括出“圣人教人,各因其材”的說法。另一位大儒朱熹接著說道:“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因材施教”由此而得,這是古代圣賢留下的一項彌足珍貴的教育財富,是凝結了兩千多年深厚教育思想的重要法寶。
希望孩子能夠在這種教育方式中有所得、有所獲,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