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之路》是關注的理財達人三公子推薦的。2016年9月份入手一本復印版,正版好像買不到了。讀的過程中,自己不止一次的感嘆這本書的精彩。
從閱讀理財方面的書籍到訂閱了笑來老師的專欄,自己更能知道對于實現財富自由之路,我們到底要做些什么?
按照笑來老師提出的觀點,在投資領域的重要程度上,智慧>時間>金錢。
智慧可以理解為財商,但不止;時間則是需要我們把關注力拉回到更重要的地方;那么金錢呢,我們就從《財務自由之路》的金錢觀說起吧。
一、金錢觀
生存在這個星球的我們都希望可以賺到足夠的錢,可以為自己,為親近的人買一份保險,可以為父母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和醫療服務,可以……可以做很多。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到底怎么看待金錢呢?
為什么談金錢觀?這就像價值觀,它主導著我們的賺錢模式。
也許我們嘴上說著金錢觀有什么好談的,無非就是金錢越多越好嘍,用金錢可以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愛錢,可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我們一邊希望有錢,一邊又擔心自己有錢后遭遇不測(像電視劇中那樣),會變壞,會變得盲目自大,不擇手段,會變得麻木,不近人情,會交不到真心朋友。我想我是的,我一邊牟足了勁想掙錢,但又因為這些想法,遲遲沒有行動。
那金錢觀是怎么來的呢?它來源于我們身邊重要人的觀念,來源于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或許經驗,或許是說辭,這些都影響著我們對金錢的看法。就像武志紅老師心理學課上說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感知大多來自權威的影響,很少來自于我們自己。所以面對金錢觀我們也需要分辨。
博多·舍費爾說:
只要對金錢的看法不變,你就總會發出相同的“訂單”。
面對已有的金錢觀,如果它阻礙了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就需要改變。
那我們如何改變金錢觀呢?書里介紹了如何建立有助于實現目標的金錢觀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第一想清楚我們的目標。
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擁有什么,想做什么?引入長期和短期目標,把生活中的5個領域即健康,財務、關系、情感和人生意義考慮進去。
這個想清楚的過程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想清楚不容易。
第二,羅列出自己的金錢觀,問問下面這幾個問題。
1、為什么在有些情況下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2、向我傳授這種觀念的人富有嗎?
3、如果堅持這個觀念,我會在經濟上和情感上付出多高代價?
4、我的家庭和我所愛的人將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5、如果現在改變觀念,我的生活會得到怎樣的改善?我會有什么樣的新感覺?
概括說來就是這個觀念的前提是什么?這個觀念來自于誰,他過的怎么樣呢?為了這個觀念,我付出了哪些代價?如果改變會帶來什么改善。
第三,用新的觀念代替舊的觀念。
新的觀念還需要從優秀的人那里去習得,去看看他們看事情的方式,他們分析事情的邏輯,他們背后的思維模式。
金錢觀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當我們改變我們對待事情的看法的時候,我們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化。
二、確定目標,承擔責任,付出110%
記得笑來老師也說過,當我們知道了長期、周期的概念的時候,路途上的波折就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同時活在未來,讓我們更有底氣去做好當下的事情,而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將活在未來給出一個具體的可以量化的樣子,這樣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率的去執行。
同樣的在財務自由的道路上,我們也需要定一個大的具體的目標。如何做呢?
第一、建立“夢想相冊”,這個觀點在小狗錢錢中說的更為詳細。
選一本相冊,把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貼進去。
思考你想做的事,你想擁有什么及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選擇可以打動你的圖片。
盡可能經常翻翻夢想相冊。去感受若實現后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覺到什么、嗅到及品嘗到什么。
第二、樹立遠大的目標。
一說到目標,自己就打怵,總覺得沒有信心可以列出這樣的一個目標。其實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簇而就的,就像笑來老師說的,很多事情可能需要花上好幾輩子才能習得,包括計劃也不是說定就可以定出來的,它也需要經過制定,執行,總結,調整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定一個切實可行,而且足夠遠大的目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但我們要意識到的是,達到一個目標一定是個長期的過程,但長期可以有意識的縮短,它是相對的,你可以給它定一個期限,二是目標要盡量的大,這樣可以讓我們把注意力投射到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用糾結于當前的阻礙。比如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長是最重要的,而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時候當我們碰到困難,我們就可以想想這整個成長過程,它不算什么。
第三、勇于承擔責任,付出110%
對于自己的選擇,我們要考慮更重要的是什么,要考慮在這條路上我會遇到什么樣的風險,會面臨怎樣的困境,我是否可以依然堅持。想清楚這些,其實就更清楚自己要對選擇后的結果負責,要對行動負責。
而往往踐行是最難的。道理都懂,但就是不去踐行,其實更多的是把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丟給了外界。而踐行時,你是付出80%還是100%,還是110%。
這就像笑來老師說的,當你用一個專家的角度去要求自己的時候,你即使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你也比一般人做的好很多。所以我們在踐行時,需要以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而不僅僅是這樣就差不多了,所以110%的付出很重要。
結束:
書從開篇就給出了觀點,要有持續賺錢的能力,要讓金錢服務于我們,持續的學習,在實踐中應用學到的道理,踐行更是多次提到。
這里面很多與笑來老師講的不謀而合,運用已有的必要知識,建立必要的聯系,啟用元認知能力去思考我們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意識到長期和周期,將活在未來具體化,明白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也要承擔選擇后的結果。
本篇先對《財務自由之路》第一篇章基本原則做了以上的總結。改變自己的思維,確定自己的目標,勇于承擔責任,付出110%的努力,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奇跡,財務自由。下一篇我們一起看看實現財務自由,我們具體在哪些方面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