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開朋友圈,不再是萌娃,而是諸如“幸運都是長久的努力和咬牙堅持換來的,努力奮斗吧”等勵志話語,這個社會,努力的人很多,且一個比一個努力,但是并不是每個人努力后都能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
<1>
前公司的主任,是一個踏實、果斷的人。由于主管突然辭職,主任成為了代理主管。他剛剛買了房,每個月要還貸款,老婆也懷孕了,生活壓力非常大,所以他很想抓住這個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由代理升主管升職為主管。
為此,他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努力。由于人手不夠,他經(jīng)常提前上班,下班卻是分部最遲下班的人。周末加班更是常有的事。
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們留住了原主管手下的舊客戶,并且拓展了新的客戶,單月營業(yè)額增長了20%。除此之外,他調(diào)整員工的辦公桌擺放位置,添加的溫馨的小擺設,整個辦公環(huán)境煥然一新,同事工作熱情高漲。
同事們都認可他的努力,都覺得他會升職為主管,可是一個月后總部派了新的主管過來,是大BOSS的侄子。
<2>
軒做了六年廚師后厭倦了替人打工的生活,拿出多年的積蓄,自己開了一家小餐館。他親自設計裝修,親自選購每一個碟子,每一雙碗筷,每一張桌椅,用心給食客溫馨的用餐環(huán)境。
開張后,每天凌晨就親自去菜市場挑選新鮮的蔬菜,肉食挑口感好的部分,一點也不將就,非常講究。
他研究新菜譜,像別的餐廳那樣打折,送優(yōu)惠券,可是生意還是越來越差,半年后倒閉,花光了軒所有的積蓄,還負債好幾萬。
<3>
主任在公司工作了七年,兢兢業(yè)業(yè),他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里,可是他的努力卻沒有讓他升職。軒的努力和用心不但沒有讓他賺到錢,還讓他虧本了。
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但卻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我們開始失落,開始懷疑自己。
是否我們的努力都是白費的呢?不是的。
主任如果不努力,不要說升職,也許會連主任都沒得做。軒如果不努力和用心,可能虧本得更多。
讀書時,老師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奉為真理,于是我們比別的同學早起背單詞,背公式,但是考試結(jié)果還是不如意。努力了分數(shù)不如意,可是如果不努力,分數(shù)會更差。
下班后熬夜寫作,文章上了首頁,結(jié)果閱讀量慘不忍睹,連百都沒過。雖然得不到讀者的青睞,可是上了首頁,得到了專業(yè)的編輯的認可啊。如果不努力,得不到編輯的認可,那就連給讀者看的機會都沒有了,那哪來的閱讀量呢。
<4>
我們很努力,可為什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呢?我們太注重結(jié)果,而輕視了過程。一個想減肥的人,才鍛煉了一天就盯著電子秤看輕了幾斤,鍛煉了三天,看到電子秤的數(shù)字沒有變化后,就心灰意懶了,他們就想鍛煉一個星期就減掉10斤,這怎么可能呢?努力和減肥一樣,需要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
我們很努力,可為什么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呢?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也許是我們只努力到了自我認為的努力,沒有一定的積累就自己感動了自己,卻沒有到達社會認可的努力程度。
我們很努力,可為什么得不到我們想要的呢?有可能是我們運氣不好,因為有人說成功是日積月累的努力和運氣的爆發(fā)。
努力過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時,可以問天,可以問地,可以失落,可以埋怨,但卻不可以放棄努力,因為今天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放棄努力,明天就會離想得到的更遠。再堅持堅持,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生活需要抱有希望。但丁說:“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