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個苞谷
1
我是一個愛周期性買書的人。何為周期性?就是空虛放縱了一段時間后,一次性將排行榜前幾名的書全買回來。收到書的那一刻,內心會稍稍感到充盈,仿佛買回來的書已然印上了我的腦海。
按理說,覺察自己缺少哪些方面的知識—尋找能幫助自己補充這些知識的書籍—購買/借閱書籍—認真閱讀書籍—做讀書筆記及寫閱讀心得—將知識內化、吸收,應該是正確看書的六個關鍵步驟。但,我卻是常常是這樣的:空虛—告訴自己要看書—不知道看什么—買排行榜靠前的準沒錯—買買買—隨便翻兩頁就束之高閣。
仔細回想起來,我除了小、初、高的語、數、外教材可能完完整整、認認真真看完了之外,其他能從頭看到尾的書不會超過十本。而且九本是青春言情小說,比如說《泡沫之夏》、《斗魚》、《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是不是暴露年齡了?無論是教輔資料還是經典名著,還是后來買的各類暢銷書籍,我最多翻到50頁,從第51頁起全是嶄新的。我只會在意識到自己已經墮落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后,像打了雞血一樣拿起書,又一次的從第一頁翻到第五十頁。
2
記得我買書之前一定會給自己一個很充足的理由。今年年初的時候,也是猛然發現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閱讀了,同時又有個當暢銷書作家的超級大夢想。于是我想,我得好好研究暢銷書的語言、架構、故事情節、排版,就買了暢銷書年度排名前五的書。結果卻不了了之,有兩本書甚至連包裝薄膜都沒撕下來。這個月生日讓姐姐送了一個kindle,想通過它改變我空虛刷手機的毛病,不料,五天過去了,我連它原始自帶電量都沒有用完。
歸結起來,我其實是做不到“堅持”二字,從讀書方面總結就是做不到“一書不盡,不讀新書”八個字。頻繁的買書,卻從不完完整整、認認真真的看書,那么不過是制造了一個愛讀書的錯覺,只不過是在享受花錢買書的快感,展現的仍然是一個三分鐘熱度者的狀態。
3
前天,看到央視的官博上分享了五十本書,我立馬暗自發誓,我一定要在一年內看完,一周一本。瞧,我日常就是這樣立志的,一般睡完一覺立馬忘記。很多道理我都懂,比如:常立志不如立長志。卻輸在了執行力+堅持五個字上。
我不希望你和我一樣,成為一個只想不做的人。如果你也不幸,成為了這樣的人,那么你愿意和我一起改變嗎?
從現在起,停止購買一切新書(工作需要學習新知識的除外),一本一本的消化庫存。精讀、細讀,并做好讀書筆記,當然前提是這是一本值得精讀的書。不過每本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書一定會有它的獨特價值,只是看你能不能發現了。切記:一書不盡,不讀新書。十月份開始,我會每月不定期寫一至兩篇讀書心得,歡迎監督。
(完)
感謝閱讀!
愿你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