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到了睡前故事時間。
知道媽媽還在哄妹妹睡覺,麥穗輕輕地推開臥室的門,走到床邊,用最小的聲音問:“媽媽,還要多久?”
我抬起右手,張開五指,向她示意。
她點了點頭,輕手輕腳的走出去,慢慢地關上了門,幾乎沒有一點聲音。
為了不吵到妹妹睡覺,這是我們之間無聲溝通的方式,我伸出五個手指,她明白五分鐘之后,媽媽就可以給她講故事了。
大約五分鐘后,我輕輕地走出臥室,麥穗高興地拿起早就選好的故事書給我,然后我們坐在沙發上,一起讀故事。
有時候,我實在累了,想說:“聽個有聲故事吧!”但還是沒有說,打起精神和她一起讀她選好的繪本。
因為我知道,其實,這個時候,她想聽的不只是故事,她最享受的也不僅僅是有趣的故事情節,而是有媽媽全心全意陪伴的時間。
她想聽的故事叫媽媽講的故事。
二
麥穗十個月左右,我們開始親子共讀,大約在她一歲半的時候,我特意買了一支錄音筆,每每講故事的時候,我就會開著,錄下我講、她咿咿呀呀和我互動的聲音。
大約麥穗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需要外省出差一周,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分離焦慮,我除了提前告訴她,給她講分離相關的繪本故事之外,還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她在我出差的日子里聽錄音筆里的故事。
我跟她說我的想法,兩歲的她點點頭。
我于是教她如何用錄音筆播放錄音,她很認真地學著,還自己操作給我看。
我出差的七天里,她真的每天都聽錄音筆里的故事,尤其是午睡醒來后和晚上睡前。后來聽奶奶說,每天午睡醒來,她都會拿出枕頭下面的錄音筆聽上一會才起床,有一次竟然坐在床上聽了一個多小時才肯關上。
我想,兩歲的她聽的不只是故事,而是媽媽的聲音,里面還有媽媽的味道和媽媽的懷抱的溫暖。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隱約意識到,親子共讀對于孩子的意義遠比我想象的豐富。父母帶著滿心的愛給孩子講故事,孩子聽到的也不僅僅是故事,那看不見卻濃得化不開的愛,似乎形成一個場,將孩子溫柔地包裹起來,而孩子其實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所以,孩子才會那么愛聽父母講的故事。
三
從技術層面講,父母的的朗讀比起專業人士的朗讀,實在是太業余了。
懷二寶時,因為身體不適,我減少了每天給麥穗講故事的時間,下載了大量的廣受歡迎的有聲故事,比如凱叔講故事。她每天也聽得津津有味,并常常一邊大笑一邊夸凱叔:“凱叔可以模仿各種聲音,好像啊,好有意思!”
我以為她因此會愛上這些專業的有聲故事,而不再像從前那樣每天纏著媽媽講故事。
其實不然,這些繪聲繪色的朗讀雖讓她入迷,卻沒有辦法代替媽媽的聲音。如果讓她選擇是聽一個媽媽講的故事還是兩個專業的有聲故事,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原來,在孩子心里,唯有愛,一絲一毫都不可替代。
所以那些日子里,我也只是減少了睡前故事,而沒有停止。
四
盡管麥穗很喜歡弟弟妹妹,在媽媽懷孕的日子天天期待著TA的出生,我也做了大量的心理鋪墊工作,給她講了一些相關繪本。可是當小妹妹出生,她發現媽媽的“月子”原來就是每天睡覺和休息,不能陪她,卻時時刻刻躺在小妹妹的身邊,每當她走進臥室,總有人阻止她:“讓媽媽好好休息,妹妹也要睡覺。”她還是很失落和難過的。共讀當然也換成了爸爸和她一起。
因此,一向比較懂事和乖巧的她,開始動不動發脾氣,那段時間她時常噘著嘴說:“討厭!”我猜測,這應該是她心理調試期的外在反映。除了全家共同努力幫她度過,我開始在二寶出生兩周后逐漸恢復給她講故事。
這時她會高興地從書架上找出繪本,躺在我身邊聽我講。
隨著講故事和陪伴她的時間逐漸增多,她的脾氣漸漸小了下去。
我想,是那些媽媽講的故事,讓她知道,雖然有妹妹,但媽媽對她的愛并沒有變。
五
媽媽(或爸爸)講的故事究竟給了孩子什么呢?
同一個故事,媽媽爸爸講或者別的很會講故事的人講,看起來并沒什么大的區別,其實有質的不同。親子共讀中,繪本故事更像一個媒介、一種載體,它傳達著父母的愛,它是溫暖而切實的陪伴,它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牢固的聯系的紐帶,它讓孩子有安全感……它還有一種溝通心靈的魔力,父母可以通過繪本共讀了解孩子的內心。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寫道:
“幼兒最大的財產是健康、親情與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地擁抱他,用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孩子就能通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感受到親情。幼兒充分體驗到這種感情,心靈會一點兒一點兒地充實起來,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這其中又以語言的影響最為重要。”
“我認為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盡量在孩子的耳邊訴說有感情的、溫暖的、人性化的話語,因為這是現代幼兒生活中最欠缺的體驗。”
“圖畫書的內容可以不斷激發對話。在對話中進行心靈溝通,正是讓幼兒接觸圖畫書的最重要的目的。換句話說,以圖畫書為媒介,幫助大人與幼兒心靈相通,才是給幼兒看圖畫書的意義所在,所以圖畫書可以說是大人與幼兒進行心靈溝通的場所。“
眾多的有聲故事資源確是很好的聽讀資源,是孩子愛上閱讀的良好途徑,但它并不能取代父母在幼兒閱讀中的位置,沒有父母的參與,再好的資源都不是親子共讀。
所以,給孩子講故事吧,有一種故事叫爸媽講的故事,誰也替代不了它的位置,它將織就孩子孩子童年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