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緣故,對動漫類的公眾號有所關注,對其內容、運營方式、推廣宣傳、變現等模式非常感興趣,“新番速遞”是在豆瓣發現的一個公眾號。
長久以來觀察過各種類型的動漫類公眾賬號,根據內容大概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推送內容比較低俗幼稚,基本沒有深度可言的號。靠標題、圖片等打軟色情牌吸引所謂“二次元”人群,靠動漫圖、二次元美女、里番肉番資源等吸引眼球的內容獲取用戶。包括以《XX排行榜》、《動漫中的金發美女》、《最想做老婆的動漫人物》等等這種類型標題為主的內容,這部分動漫公眾號關注者偏小,用戶質量低素質差,也難有像樣的運營,變現基本靠接亂七八糟的廣告(比如微商、淘寶店、小游戲什么的廣告)。也有一部分平臺的公眾號做成了這種類型。
另外一種動漫類公眾號,更新緩慢,但是內容質量相當高。從分析動漫作品中體現出的人物心理服裝建筑細節,到歷年作品變遷與大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引用說明,無一不精。這類公眾號的運營者一般是資深動漫愛好者,也有比較強的邏輯、文筆、思考等能力。但是因為太過深入,導致這樣的內容很容易曲高寡合,精彩歸精彩,但是非資深愛好者一般看不懂。這類號變現模式狹窄,難以商業化。
而“新番速遞”是我覺得在“大眾”、“內容”和“吸引眼球”等方面都做的相當好的公眾號。以下從內容、選題方向、運營、變現模式四個方面來解析。
首先,內容方面,此號的幾個主要作者絕對是ACG界多年經驗的老司機。既有豐富的閱讀作品量積累,文筆也同樣出彩。能將這些動畫、漫畫作品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比較明顯的內容套路就是解讀一部作品,先大致介紹主題,然后說明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及簡述他們之間在前幾話中發生的故事,留下懸念或者闡述推薦理由讓讀者自己決定接受或不接受,比較熱門或者不易搜索的作品還會留下資源,回復可見。雖然說著簡單,但是要將一部動漫作品既要講述清晰明了,勾起人們興趣;又要有所保留,不致于太過劇透以至真正看的時候索然無味;還需要寫得精彩,避免引起爭端或過度解讀,一篇文章需要同時做到這幾點真的很不容易,非常考驗作者功力。但是“新番速遞”的作者和編輯們做到了。推送的內容既不低俗也不高深,非動漫愛好者閱讀也毫無困難,每天推送的頭條內容質量基本都能過關。這點非常難得。
選題方向考驗的就是編輯的能力了。每天熱點萬千,二次元三次元總會爆出各種各樣的新聞,是時時追熱點,還是按照排期來按部就班發文章,都是在考驗內容編輯對于公號主體和整體運營的把握能力。這一點上此號雖然沒有十分出彩,但是作為一個個人號來說,至少沒有落后,比較大的熱點——不管二次元還是三次元——都會相應追隨,沒有熱點的時候保持高質量輸出。舉個栗子,17年新番中有一部《從零開始異世界》掀起了很大熱潮,公號緊緊追隨這股熱潮,甚至沒更新一集動畫就會推出相應的劇情討論帖,搭上了這股東風,關注者一時間數量大增,同期順應也推出了很多和異世界有關的頭條。另一個栗子,是有段時間三次元熱點是討論校園暴力,作為一個動漫類公眾號,“速遞”也沒有放過這個熱點,而是在幾天之后推送了一篇《來自小孩子的惡意,反而更加純粹而直接——說說校園欺凌》。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漫畫作品,但是介紹的十分精彩,還是一樣的內容套路,但就是勾起了讀者的好奇,文章意猶未盡,最后留下了這部漫畫的資源。這篇踩熱點的文章是那一段時期中此號閱讀量最高的文章。閱讀量顯示1.7w左右,雖然不知道真實閱讀量有多少,但是這篇文章的策劃選題和內容都讓人印象深刻,很有可能是同期內容中轉發和評論最多的文章。
“新番速遞”顯示主體是個體,是作為一個個人公眾號在運營。當然內容來看絕對不可能是個人能夠完成的任務。猜算應該是由1~2名編輯,4~8個寫手構架的團隊,也許只有一兩個人是全職,也許全部都是在兼職運營此號。但是用戶運營方面來看此號做的是不錯的,作為一個沒有其他平臺搭載,純靠內容起家的動漫類公眾號,閱讀量數據、粉絲活躍度、活動參與度都相當高。注意此號有一段時間搞過有獎投稿,評選優秀作者的活動,這絕對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做起來的活動:投稿文章,還需要有一定的質量保障,而獎品并不豐厚,核算起來總共不會超過500元的樣子。除非對自己的粉絲相當信任,確認用戶有投稿能力,不然就會得到一個很尷尬的結局。但是觀察下來發現投稿作品不少,而且刊登出來的作品質量不低,最后活動順利進行下去,持續了2個月左右。這讓我十分佩服。
變現模式來說,此號目前主要靠接廣告:頭條位置,主要是一些知名手游、動漫周邊(歪瓜家之類)的廣告。在我看來維持收支平衡是沒問題,但是有如此高質量的粉絲,同時粉絲活躍度不低,內容產出能力不低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拓展變現模式,或許在這一方面還能有很好的發展。
最后對此號的評價是:從個人做動漫類公眾號的角度來看,最理想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