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媽以新的型式帶讀約翰戈特曼《幸福的婚姻》,引起了我的思考。結婚11年以來波瀾不驚,沒有大沖突。婚前他說,“我不會對你特別好,但以后也一樣,不會對你差。現在,他還是一如即往的態度,或許比婚前更好了些。他對很多事情都持支持態度,自從二寶出生后,甚至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凡事遷就我。這樣的婚姻是否就不存在隱患?他自身有份職業,還要幫忙管商店,他性格謹慎,做事細心,相對的做事會慢半拍,感覺他特別累。我性格偏急(記得婚前不是這樣的),有事看不過去會對他急,過了這么多年的磨合、相處,在生活中一些隙小事中還是會對他存有不滿,我并不是鉆牛角尖的人,也不是事事揪著不放的人,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最近也在反省自己,發覺自己越來越啰嗦了。
他晚睡,內心積著一股怨氣,:“你還不早點睡,你這個脂肪肝就是熬夜熬出來的,就算你多注意飲食又有什么用。”
已經成了慣性,張口就抱怨,說完又有點后悔,老公生性溫和,不忍傷害我。
下次記得停頓一下,心里默數一到十,思量一下應該怎么組織語言。“我好擔心你,一直晚睡對肝不好,你不睡覺我也睡不著。”
為什么這么反感他晚睡,真的只是對身體不好嗎?剝洋蔥的剖析自己內心,不一起就寢讓我沒安全感,感到孤獨,感覺不到心貼心。
老公說過,我就是這樣子的,為什么要改呢?圈媽說過“一張桌子,少了一條腿兩條腿,那還叫桌子嗎?”是的,沒有了這些習慣,也就不是他本人了。
晚睡,可能是他內心有更深層的需求,需要獨處。這需求還真沒辦法知道。就讓時間給我們各自一點留白吧。
寫下這些的時候,感覺自己超級負能量。
其實老公有很多優點,做事細心,遷就我,疼我,喜歡天南地北到處跑,我也可以跟著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希望跟著圈媽帶讀,自己的覺醒,走出這種抱怨模式。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