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所欲,活到最后可能最無法隨心所欲。
我們爸爸媽媽那一代,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都是勤勤懇懇工作,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以前物資匱乏的時候就不用說了,即使到了現(xiàn)在這個買買買的年代,他們?nèi)匀槐3种?jié)儉的習慣,衣服不多買一件,下館子嫌貴。要是孩子送他們什么貴重的東西,都嘮嘮叨叨半天,然后當寶貝似的舍不得用。
然而他們這么克制地過了大半生,省下來的幾萬,幾十萬,最后是為了誰?
機智的你一定能猜到吧。
我們各種“為了夢想奮斗”,“追求更好的自己”,都是建立在父母那一點一點摳下來的錢的基礎(chǔ)上的。
找不到工作?爸媽養(yǎng)著;
不夠錢給首付?爸媽出錢;
不夠錢養(yǎng)二胎?爸媽幫忙養(yǎng);
……
現(xiàn)在這么隨心所欲地揮霍著青春和金錢,那么以后呢?
錢包君不擅長寫雞湯,但是遇到過太多對未來完全沒有規(guī)劃的朋友。
跟他們談到要做好理財規(guī)劃的時候,總是說,我沒錢,或者,我不懂,又或者,想不到這么遠啦,以后的事情以后再算吧。
別以為未來很遠,每個明天都是未來。
如果你還沒有財務(wù)自由,請你真的要認真對待你現(xiàn)在辛辛苦苦工作掙回來的錢。其中的每一分錢,都極有可能在你的未來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外,不要想著將來依靠社會養(yǎng)老金過日子。等到我們退休的時候,老齡化問題是否會嚴重到政府拿不出這筆錢,誰都說不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打算。別想靠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有很多人聽到“理財”,就覺得這是一件離自己很遠然后又很復雜的事情。
其實,去支付寶買個30天的定期也是理財,把錢放在余額寶也算理財,甚至平時記個賬也算理財。
理財就是指你了解自己的財務(wù)狀況,知道錢怎么來的怎么出去的,然后根據(jù)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目標,對最近的短期目標,進行合理的投資安排。
如果對理財真的一點了解都沒有,可以先找些相關(guān)的入門書籍看看,問問身邊的朋友,關(guān)注些理財?shù)馁Y訊(例如關(guān)注“錢包君在增肥”),慢慢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學習。
錢包君真的希望以后義務(wù)教育里面可以有一門課是教個人財務(wù)的。不至于很多人幾十歲甚至老了也不知道理財是什么,甚至覺得無用或恐懼。
碼一篇文章不容易,但即使只有一個人因為看了而受到啟發(fā),認真思考自己是否需要理財,對未來的目標是什么,錢包君花的時間就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