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凈名齋主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人生當(dāng)如上弦月,
五祖法演留四戒。
若問何為天之道,
不求圓滿獨求闕。
半月壺是模仿月亮的形狀創(chuàng)制的紫砂器型,壺身猶如半個月亮,壺底平整;圓壺鈕,嵌蓋嚴(yán)絲密縫,使整個壺渾然一體;壺嘴短粗勻稱,暗接一彎嘴與壺身無縫對接;倒把隨身勢,與壺嘴的流勢相應(yīng)和。整體上看“半月壺”給人一種和諧柔美,端莊穩(wěn)重的感覺,是一款從古到今長盛不衰的經(jīng)典紫砂器型。
古詩有云:
明月千里寄相思,
半月萬里思更濃。
月亮自古都是用來表達(dá)思念之情最好的主題,特別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團(tuán)圓的一家人在院子里邊吃月餅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畢竟月亮只有每個月的十五晚上才會圓滿,那其它時間又是如何變化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定義不同時間和形狀的月亮的。
首先,農(nóng)歷每月的初一是看不到月亮的,那天叫做“朔”。過后一二天,可以看到月亮表面的一小部分,由于形似蛾眉,被稱為“蛾眉月”。再到了初八前后,這時月亮一半是明的,一半是暗的,左暗右明,凸向西方,看來弦在上邊,故稱之為“上弦月”。再經(jīng)過七八天,也就是到是農(nóng)歷十五左右,人們就可以見到一輪滿月,這就是月圓之夜,古人謂之“望”。
月滿則虧,十五以后,月亮逐漸虧蝕,到二十三左右僅可見半輪明月,凸向東方,此時叫做“下弦月”。之后殘月又逐漸變窄,最后全部消失的那一天謂之“晦”。就這樣億萬年以來,每個月都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往復(fù)。不禁讓人感嘆“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時明月照古人”。
從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看出,每個月月滿的時間只有一天,其他二十八九天都是不圓滿的,月亮如此,人生亦是如此。人生最忌滿,最好就是像上弦月一樣,永遠(yuǎn)趨向圓滿,但是永遠(yuǎn)不圓滿。反過來說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宋代著名高僧圓悟克勤的老師五祖法演曾送給他四句戒語,后世稱之為“法演四戒”:
勢不可以使盡,
使盡則禍必至。
譬如打拳,要懂得蓄勢而發(fā),發(fā)招之后不可把力用盡、把勢使完,否則沒有反擊的余地。因此,每次出招時要留兩三分力,既可隨時收招,又可出新招,這樣才能百戰(zhàn)不殆。
福不可以受盡,
受盡則緣必孤。
我們做生意、當(dāng)官,乃至君臨天下,各種福氣、好處不能自己享盡,要懂得“財散人聚”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否則必定被人孤立無緣,到頭來害了自己。
話不可以說盡,
說盡則人必易。
孔夫子說過:事君數(shù),斯辱矣。 朋友數(shù),斯疏矣!不管是對上司還是朋友,哪怕關(guān)系再好,有時說話還是要有所保留,不然不是自取其辱,就是日漸疏遠(yuǎn)。
“規(guī)矩不可行盡,
行盡則事必繁。”
任何規(guī)矩都是為了更好地做人做事,規(guī)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金剛經(jīng)》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就是要教導(dǎo)我們不要執(zhí)著于規(guī)矩,要懂得變通,連佛教的戒律都有持、犯、開、遮,出家人該開殺戒的時候絕不猶豫,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以上這“法演四戒”雖然是五祖法演對圓悟克勤禪師說的,但是,六祖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認(rèn)為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可以從中獲得很大的啟發(fā)。
另外,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也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一碗水如果裝得太滿,就很容易就灑掉;木頭如果被削得尖尖的,用了幾次就會鈍掉;金玉滿堂你能守多久呢?富貴了還驕橫跋扈,簡直是自取滅亡啊!功成名就了,一定要懂得月滿則虧的道理,急流勇退才是天之道,否則災(zāi)禍必至!
這一點上面,我們紫砂行業(yè)的祖師爺范蠡可謂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他幫助越王勾踐成功復(fù)國以后,放棄高官厚祿,駕一葉扁舟與西施悄然隱居五湖,被后世傳為美談。可謂完美詮釋了“功成身退的天之道”!與范蠡相比,同為復(fù)國功臣的文仲就因為貪圖功名利祿,不聽范蠡規(guī)勸,最后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范蠡之后,歷史上能懂得這個道理并親身踐行的人并不多,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特別是他打敗太平天國以后,可謂功勛卓著,身邊很多幕僚甚至慫恿他自立為王。
曾國藩自己的頭腦是始終是清醒的,他一方面讓栽培李鴻章,讓他的淮軍逐步代替自己的湘軍,一方面在家讀書、寫字、養(yǎng)雞、種田,還寫了很多封家書,其實都是給慈禧看的。他也曾說:
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闕。凡外至之榮,耳目百體之耆,皆使留其闕陷。
為了時刻提醒自己防盈戒滿,他甚至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求闕(缺)齋”,如果他不深諳此道,輕則晚節(jié)不保,重則誅家滅族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生就像半月壺,求圓滿是心態(tài),不圓滿是常態(tài)。 如果要送半月壺給朋友的話,不妨一次送兩把吧!寓意圓滿,好事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