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張先萍
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后,我忽然想起了遙遠的從前。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可笑,將近不惑之年卻依然惶恐無比,直到我聽到這首歌: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是多少?/我們應該做什么?/這一生才不會浪費掉。/我們到底重不重要,/我們是不是很渺小,/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會不會覺得很可笑?
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邊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
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不要讓自卑左右你向前沖,/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也許你就是最好的那種。——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
猶如醍醐灌頂,讓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在這里我不想把這篇文章寫成雞湯文,而是想用它來寫人生的軌跡,倚犁回首,真的重要,它能重溫舊夢,拯救頹廢的自己。
1、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會不會覺得很可笑?
小時候我居住在大山里,一個名叫“陡溝”的地方,聽聽名字,你就知道這里的環境。
我的故鄉,記憶中是很繁盛熱鬧的,我們這里除了上院,下院外還有一些零散的住戶,庭院深深。
我們院子還有一個小學校,隔壁村的孩子也來這里就讀,老人們常說,哪個村子有學校,這個村子走出去的人就多,心智啟蒙地就早,這在后來的歲月里早就印證了。
兩個村子的孩子也就十幾個,本村的民辦教師既務農,也教書。班是復式班,這邊一年級上課,二、三年級寫作業;二年級上課,一、三年級就寫作業;那三年級上課,一、二年級寫作業。老師只有一位,很年輕的本家姑娘,矮我一輩。但父母反復告誡,在學校只許叫老師。老師有一個從外地買回來的鬧鐘,一只雞不停啄米,到整點的時候,就會鬧鈴大作。
我們上課的時間是由老師掌控的,比如三年級的一位女生老不會算術,老師就會延長課時,甚至延長放學的時間,有一次,冬天,天黑得早,幾個學生老不能完成作業,老師就陪著,我們都不能放學,但院子里的長輩們飯好了,就會走進教室喊孩子回家吃飯,老師比這些家長們幾乎要矮兩到三個輩分,長輩們都走進教室了,有的甚至直接批評老師,大聲嚷嚷。
老師就無奈地說,好吧,你們走吧!我們一窩蜂地跑出了教室,留下老師鎖門。
也有一次太陽都照著對面的大陰坡了,黃泥堡都光燦燦的了,老師還沒來,我們便去上院找老師,上院子比我們下院子氣派,有高大嚴整地門樓,寬闊整齊的天井院,院子南北通一,幽深肅穆,后來我讀瓊瑤的小說《庭院深深深幾許》,我讀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時總會想起上院子的穿廊過廳,想起青色的石板,想起那寬闊的正房,以及那兩邊的廂房,我甚至能看見天井院子中的大缸中盛開的睡蓮。
總之,我們在大院子中奔跑了好久,找到了老師家,她母親說,老師生病了,今天放假。
我坐在老師家的太師椅上,突然看見了一本書,書已經很舊了,破壞得很嚴重,書皮已經完全撕掉了,看不見書叫什么名字,我也不敢翻看太久,只記得一句話“這是一本現代的《紅樓夢》!匆匆忙忙間我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林道靜“,從老師家出來之后,我很失落,心情很沉重,我很想讀這本書,但我不敢開口借。
好在我家也有藏書《西游記》還有幾十本藥書。小孩子不認識多少字,只能讀《西游記》,而且只看故事情節,一旦有好詩為贊就跳過,就那也讓我啃了好久。
院子里有位伯伯,沒事的時候就喜歡侃大山,他最愛講的就是《薛剛反唐》《樊梨花征西》,故事斷斷續續,夏天的夜晚,一群人聽他聊,蛐蛐在叫,月色很美。
后來我在爺爺的故紙堆里也找了本《岳飛傳》,看得我熱淚盈眶,但我一直沒有看到《紅樓夢》,看到主人公叫“林道靜”的。
太陽升起又落下,我從村子的學校畢業了,每周需走十幾里的山路去外公家,我上小學四年級了。
也真是有緣,六年級時,我在外公家看到了這本書,依然被人撕去了名字,前后缺幾十頁,但并不妨礙我的閱讀,我讀著林道靜的愛情,林道靜的革命情懷。深深震撼,卻不知道這本書叫什么名字,我就自認為這是《紅樓夢》。
初中時期,就瘋狂癡迷瓊瑤的小說,讀金庸,讀三毛。但那時我在農村初中,大家幾乎也沒什么書可讀,零零散散地從同學手中借,讀地雜亂,幾乎是有什么讀什么,亂讀。故事會,今古傳奇,小說月刊等,我就是在今古傳奇上讀到《臥虎藏龍》與《鐵騎銀瓶》,并喜歡上這位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玉嬌龍,更喜歡她的真性情。
隔壁家的叔叔曾經當過民辦教師,他家有些藏書,我常常借來閱讀。他家是小人書居多。《西廂記》《水滸傳》《岳飛傳》《彭公案》等。
因為上課老看書,學習成績不好也不壞,所以沒機會上中專,就上了高中,高中時讀《平凡世界》《人生》,開始接觸陳忠實、高建群等,晚上在宿舍別人都是點蠟燭學習,而我是點蠟燭讀書。
那時也沒有夢想,反正就這樣稀里糊涂地過著,當時我們宿舍里住了一個高三復習班的女生,為了不甘心回農村,已經復習三次了,可高考時她依然失利,我們看見她搬書時紅腫的眼睛,那不舍的眼神。
她不可能再復習了,哥哥嫂嫂早已下了通牒。
我們一方面很努力地學習著,一方面覺得考上大學離我們是多么遙遠的事。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風吹起,我們也不知要落向何處。
后來,國家年年擴招,我們就這樣走進了大學。
我其實沒有夢想,只是會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墮落,而不想墮落的時候正發現你真的在墮落,你就會糾結,就會痛苦,就會想著怎樣拯救自己,不再那么痛苦,好像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繼續看書。
其實看了這么久的書,你發現它真的什么作用也不起,看過的書,會像冒起的青煙一樣裊裊飄散了,找不到痕跡,但記憶的角落里,時而不時的會想起那些過沉靜的日子,那些入迷的閱讀時光。
會想起我曾經把《青春之歌》當做《紅樓夢》,讀了《紅樓夢》還考過《紅樓夢研究》,其實對《紅樓夢》依然無知。
大學幾年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拿破侖傳》《簡愛》《亂世佳人》《追風箏地人》等,也是囫圇吞棗,亂讀一氣。
不知道閱讀能有什么用,也不會想著閱讀能來改變生活,只是想起讀過的書,想起那些片段,我跋涉人生的遠途時,不再感到孤單,總有與你此刻心情的相似的文字,總有告訴你該怎樣生活的故事。你知道,這個世界還會有很多同類的人。
當現實的泥淖圍困你的時候,當你不想前行,想就這樣倒下的時候,總有一個聲音,一句話,一個理由告訴你,嘿,你還好吧。
這也許就是閱讀的意義,我曾經跟學生們說,如果突然把你關進監獄里你一定會瘋掉,但是《肖生克的救贖》告訴我們,自由的心永遠是關不住的。如果你心中有希望,心中有故事,又怎會被眼前的茍且打敗呢?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常常會被一些人嘲笑,讀那么多書,又能怎樣?可是教育就是無數的題與分數嗎?我記得有句話說,當你生活在低層時,你的熱情,你的悲憫,你的理想,你的努力與堅持,看起來是很可笑的。
自由是在高處的,情懷也是在高處的。
高原上的依米花,扎根五年才能有一季的璀璨;夏蟬地下生活四年,才有一季的歡唱。生命真的不易,且行且珍惜。
深藏心的那一套,在別人的眼中,你是不是很可笑?
管他呢, 走自己的路!
2、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
愛閱讀的人都一定會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拿起筆。
這是宿命,也是一條不歸路。
一旦開始,一般不會結束。
十年前的自己,突然在網站開始了碼字。工作那么艱辛,卻樂在其中。后來,就憑著這股精氣神,才能在后來的招考中進入現在的單位。
新的單位,十年了,也成了老單位了,我的青春,我的最好年華,給了這里。可惜的是,當我放棄寫作,放棄別人眼中的不務正業之后,想更努力地開始工作,但我沒有更出色,反而一天天黯淡下去。
沒有專長,沒有特色,沒有自己的招牌,按部就班。甚至我感覺到我日漸麻木地心。
多年前寫的文字早已經隨著網站的倒閉而煙消云散了,我一天天的,步履沉重而蹣跚。我突然明白魯迅所說的鐵屋子中哪幾個早清醒過來的人,是多么的孤獨與悲哀,還不如和大家一樣昏昏入睡的好。
想法多很好,但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夢想的時候,別人就會嘲笑不止。
我害怕我的人生沒有夢想,我也害怕我的人生有夢想,而卻實現不了。
但繼續這樣混沌的日子,還是太難受,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寫字的快樂時光,充實,幸福。有一天,我突然又開始看書,我可能又會重新起步了吧。
閱讀與寫字,好像真的是我的愛好,沒有目的,沒有功利,只是因為我喜歡。
生命中碰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常常想在筆端寫下,回想少時候的經歷,清晰依舊,想起工作中的經歷,幾多喜,幾多悲。有很多陽光燦爛的日子,碰到些許讓人溫暖的人與事;也常會穿過陰霾與連綿的雨天,憶起那些嘴角可惡的臉。
人生的路途遙遠,沿途的風景時而迷人,時而險惡得讓人恐懼,而你要做的是心懷夢想,永遠向前!
記得與語文濕地的相遇,跟著王君老師知道怎樣才能一路修行做女人。接著讀到了肖培東老師的文字,好喜歡他講張曉風的《常常,我想起那座山》輕靈的文字也只有這樣儒雅的人才可以這樣的解讀與分析。偶然的機會又讀到了王開東老師的個人公眾號,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顛覆了我以往寫作文式的思路,我在手機上讀完了王老師的所有文字后,又買來了他的兩本書。深度語文,原來語文可以有趣,不是只有試題與分數,不是只有課本與教參。文章竟然可以這樣寫,課本的內容也可以寫成別有趣味。
走著走著,我會忘記眼前的痛苦,季羨林老先生五十歲才開始研究,才開始寫作,讀他的文字明白什么叫靜水流深。
當我有一天開始敲擊鍵盤的時候,我的心很欣喜,我沒有喪失我的文字表述能力,有人說,十年了,如果你還是不想放棄,那就是真愛了,我想寫,真的只是想寫,那這應該是我的真愛吧?
來到簡書,時間不長,我見到很多實力雄厚的作者,也差點不敢動筆,但后來我安慰自己,寫作只是自己的長情告白,寫著寫著,你就上路了,世界在你的眼前就打開了。他們寫的好,是他們的風格。在我的小圈子里,我可以有自己的風格的吧,就這樣安慰著自己,也就慢慢有點信心。
我們上班的時間很長,每周六天,只能利用零零碎碎的時間來寫,幸虧簡書這種方便的寫作方式,可以隨時在電腦上寫,也可以在手機上寫,我才能陸陸續續地寫了這三萬字。雖然沒有多少人閱讀,但這并不妨礙我寫字的熱情。
不要老是坐在那邊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動,還有誰可以幫助你成功。2017年我的閱讀之路會走得更順當,我也越來越喜歡這樣安靜的生活。我準備以每月四本至五本書的速度閱讀,每月以一篇文字的輸出。當我能寫出十萬字的時候,我將為我自己慶祝。
前行的路上到底有什么樣的風景,只有你去走了,你才會發現。
出發了,也就踏實了。
3、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也許你就是最好的那種。——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
“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人生苦短,譬如朝露。
如果你覺得不甘心,為什么要白白地走著一遭。那你就會想讓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留下點什么。
有人能叱咤風云,有人能八面玲瓏,有人能長袖善舞,那我呢,好像唯有一顆赤誠的心。
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同,也許你就是最好的那種。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
世界需要多樣化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活出自己的特點,我有我獨到的特色。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克 ?2017年將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我相信自己,會在荊棘重生的荒原上,尋到到自己的小路。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總得有人去擦亮星星,總得有人擁抱黃昏。拿起手中的筆,種下心靈的那片玫瑰,在我的空中小屋中盡情歡笑。
堅持五年,如果我還在耕耘,那么我定然是找到了我的價值。
寫這些文字的時候,辦公室里熱鬧非凡,我靜靜地敲擊,鍵盤的噠噠聲就是我心中唱起的歌,即使它不會被人聽見,也會使我精神振奮。
我讀《魯兵遜漂流記》時記住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用在我的日常生活安排上,魯兵遜把自己生活中的憂愁與歡樂的事用借貸方式記錄,那我也愿意把我的輸出與輸入的內容用借貸的方式記錄。
前路漫漫,借貸平衡,就會勇往直前。
教室里老師們戴著小蜜蜂,在教學樓外形成了一片吵雜與喧鬧,多像現代的教育,走近聽是無休無止地講課,離遠點它其實就是噪音。
找到那片神奇的土地,蒼蘚盈階,落花滿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