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有飯局,鄰座幾個年輕小男孩一直忙著互刷手機,頭都很少抬一下。我一時好奇,開始詢問左邊的同事好友,問他們在做什么。
「支付寶集五福啊!你沒玩兒啊!」她微笑著望著我。
我一臉茫然的拿出手機,登陸進支付寶,哪里有什么「集五福」?
「哎呀,你這個支付寶版本太舊!趕緊更新,更新了才有。」她看了我的手機,輕笑著我的落后。
「你先玩兒。我回去再更新,流量太少,只有300M,要省著。」
恍然發現,我們的盤子、小碗、茶杯上都印有「福」字,我馬上開心地大叫:「快來掃呀!」
很快,一兩個福就這樣被她收入囊中。
直到這一刻,我才明白過來,這幾天朋友圈里大家各種「求福」的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2.
回家后,不甘示弱的我也馬上更新了支付寶,可家中的舊「福」字前幾天都被媽媽撕下,準備這幾天換新的。
我懊惱極了,落后大家這么久,仿佛失去了幾個億!
「對啦,我今天去買常備藥,藥店送了我兩副對聯,兩個福字。」
聽到媽的話,我一激靈,眼睛馬上開始放光:「快快快拿出來,我要掃!」
這兩個福字果然沒有辜負我,很快,兩個福字就被我收下,加上朋友幫忙,沒一會兒四個福就集齊了。
而這「敬業福」實在太搶手了,我入坑太晚,據「福友」說,前幾天,大批的敬業福被放出來,現在有些敬業福已經被炒到200元一個了。
總之,有需求就會有商機。
這兩天各種「集福」的微信和支付寶群鋪天蓋地,大家都在「求福」、「換福」,甚至開好了價格「賣福」,這景象也著實壯觀。不用說,又跟去年一樣,馬云又成功挑起了全民熱情。
遙想去年春晚,整個晚上我都在瘋狂「咻一咻」,節目幾乎一個未看。
3.
大約每個人都有收集的癖好,像是郵票、銀行發行的紀念幣、煙盒、玩偶、可口可樂瓶子……有些人的收藏就是純愛好,為了豐富業余生活,玩一玩而已。有些人帶著商業目的,等到某一天說不定收集物就成稀有品,一夜暴富了,說白了是為錢。
雖然兩者都是滿足了一定的心理,但出發點不一樣、收集者的性格不同,獲取的方式就不一樣,得到的樂趣自然也不同。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方便面里就有一堆卡片,什么圣斗士啦、小浣熊啦……收集不同系列可以得到不同獎勵。我就是純玩票性質,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沒有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些男孩子比較感興趣,他們會把多余的卡片拿出來,進行交換,以得到自己喜歡的卡片。
后來,大家慢慢發現,有一些卡片投放量很少或者幾乎沒人得到的,那些擁有少量的人會出高價賣掉自己手中的卡。這么小就擁有商業頭腦,開始做「商人」了,現在想想,也覺不可思議;另外一些土豪小伙伴,直接一箱一箱的買,而面是根本不吃的,只是為了得到心儀的卡片。當時并沒有覺得夸張或者過分,因為自己不太感興趣,所以這些類似的事情都被排除在意識之外。
比較晚熟的我,直到懂事之后才發現,原來人和人從幾歲開始就注定要走上不一樣的路了。
4.
我比較喜歡紙制品,本子、書簽、明信片、地圖……每到一個地方旅行,特產幾乎不買,而明信片和地圖是一定要的。這些明信片和地圖就是我旅行的重要意義。
從本質上來說,收集,也是一種占有,或許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無法掌控的事情太多,而這些收集卻能滿足心中空缺,迅速將內心填滿,彌補了缺憾,我們才如此喜歡收集吧。
一大箱子的各式各樣本子,內頁從橫格、全彩過渡到全白,沒有一個格子,仿佛也意味著,我不再喜歡花里胡哨,也越來越越不喜歡被束縛。我的心態變了,審美也在變化。
也會時常翻閱明信片,從大學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廈門、澳門、長沙、廣州、深圳、昆明、麗江、大理、香港、北京、南京、揚州、上海,三亞、天津……它們也像郵票一樣,一件一件被我小心收集,珍藏在心里,「我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的風和日麗和短暫光陰」,去過漫天煙火的澳門、大都市上海,精致的揚州,下雪的天津……而旅行,本也是分享、提取、鍛煉,去邂逅未知的好方式。
你是否認真的問過自己,你為何熱愛收集?究竟是為了迎合自己,還是迎合別人。了解這個,人生很多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