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一閉一睜一天,一閉一睜一天,但每天睜開眼看到的都是一樣的嗎?答案自然不是。
2017年,匆匆而過,真想伸出一只腳,把時光給絆住,但怎么比劃,都不大可能。單位年終總結都開始要了,于是眼瞅著臨近年底。趁著寫年終總結的任務,認真的把2017年從頭到尾梳理到11月份。恩,這一年,還算不錯:工作順利,雖然是個新崗位,但尚能勝任;家庭也無風無浪,眼瞅著老大不小了,也還安穩;收入無大增長也無大減少,想買的想吃的,也基本能實現;東哥個子串高挺快,成績也跟著上串下跳,這一點也讓我的心臟跟著有節奏的搖擺;業余生活集中在高考、生涯規劃等領域,情有獨鐘。
這樣一總結,回頭瞅一瞅。唉呀,這一年,腳步塌實,內心淡然,應該算不錯:雖然年初因場小病,擾得心煩意亂,但身體與內心備受煎熬地走過來了。想想一年來,沒有大失落,都是小開心心滿意足了。
本想寫點關于2017年的小總結,但突然還是想到了這個題目:盡己所能,靜待花開。這里的“己”當然是我,“待”也一定是東哥了。所以,想寫的東西,依舊圍繞俺家東哥。我的文章也百分之九十九的主角都是關于東哥,我很樂意當配角的。
曾經有段時間,不敢常把東哥放在第一位,掛在嘴邊的。作為媽媽,深知自己做得不合格,對東哥也沒有一些好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東哥這個小孩子,按現在優秀的評價標準,不是個成績棒棒噠的小孩兒。也就覺得沒啥資格總把東哥放在嘴邊,怕被別人指責,天天圍著孩子轉,太過溺愛。所以,那些日子,盡管有一顆喜歡東哥不行不行的心,好歹也必須忍忍了,人前人后,也不再東哥這好那好的。
偶然一個機會,聽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于朝暉,在家庭教育論壇上的一場講座,立馬釋然。她說她一定是把女兒放在第一位的,說聽講座的現場沒有她的領導,就是有,她也要這么說。于朝暉被喻為“哈耶普”女孩兒的媽媽。聽了她的講座,瞬間找到了隊伍。恩,那就是,我還是要把喜歡東哥不行不行的內心,一五一十的展現出來了。
所以,也就有了這一篇“盡己所能,靜待花開”,依舊用簡簡單單的語言,說說我家東哥與我的故事。
盡己所能
對孩子的教育,我是后知后覺的。從東哥初三,我才有了模糊的教育理念。但對于已經有了獨立思想,半成熟的東哥來說,應該算是晚了點。但我想,為了東哥,還是應該繼續成長與努力的。努力做一個陪著他成長,與他一起共同成長的媽媽!盡我所能吧!
對東哥的事兒,盡我所能,我拼了命努力的現在想起來,大一點的算有兩件。
一件是2013年5月24日開始的。這個時間節點,我是記牢牢的。從那天起到2014年1月20日,這中間的日子,我相信我是拼了的。現在回頭想想,那時的我,應該是用盡了力量極限了。用拼命三郎的精神,把本來就是個很小小的問題一下解決了。當然具體的細節就不去說啦,不開心的事兒,過去就算過去了。也許有一天,我想寫本回憶錄時,一定會把這一段原原本本寫出來。因為有些事兒,是刻在心里的,抹不斷。
重點說說第二件,盡己所能用心努力的事兒。我現在業余生活的最愛。這也是東哥中考結束后,我把所有業余時間都耗在上面的-----高考報考(現在果斷轉為生涯規劃了)。說到學習高考報考,生涯規劃,我用了心的。現在想想起源應該是在報社工作時,就喜歡心理學的原因。記得當時與VV說要一起學心理咨詢師。我與VV都特別喜歡小孩兒,VV人家是科班教育出身,我非常佩服她,以前我看的很多書都是她推薦的。當時說要一起學,但后來不知為什么擱淺沒學。
東哥中考結束后,我就果斷報了名,想著將來能自己解決東哥青春期的問題,多好。我學心理學并不是只想考個證的,因而一節課也沒拉下,教課的老師都特別的優秀。尤其孫老師,講課風格干凈利落,通俗易懂。每周的課,我也是必到認真聽、認真做筆記的。
考完試,我依舊愛看這方面的書,漸漸地更加喜歡上了積極心理學這個領域。有家長佩服我每周給東哥寫信這件事兒,其實我給東哥寫信的初衷,也是因為我有太多的迷茫、不解與困惑,所以我想用寫信的方式,與東哥探討與溝通,在解決他的問題的同時,也解決我內心的問題。這也是我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希望能解決東哥與我之間的困惑與不解。
生活,一定是煩惱與快樂同時存在的。學心理學,讀積極心理學的書,讓我更加親近了青春期的東哥,也讓我自己的心靈在不斷地成長。
學報考與學心理學是同時進行的,報考學著學著,就有了一些了解,沒事兒到高招網上看看,沒事兒瞅瞅。瞅來瞅去,發現東哥身上現在迫切要解決的不是報考的事兒,是他不知自己想干啥的事兒,一打聽,發現與東哥同齡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
記得東哥中考結束時,有一次聽北京的一位教授談到了生涯規劃。當時不太懂其主要內涵,但了解了之后,便義無反顧地癡迷上了生涯規劃。因為我贊同這樣的觀點:每個人的一生都需要規劃,越早越好。也就是說,你要知道將來要到哪里去,為什么要去,怎么去。
于是,我周末把腳步穿梭于各個城市之間。我也佩服自己這樣的態度,對東哥的事兒,用全心,盡全力。為了全面、更科學、更客觀地了解東哥以及他的內心,我學心理學后,知道了心理測評,了解這是一個科學的測評人內心的工具。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面貌,心理測評能客觀地反映一個人的心理面貌。我便開始逐一研究各種測評的原理:霍蘭德興趣測試、MBTI性格測試、DISC、16PF 、EPQ、MMPI、九型人格、皮紋、韋氏智力測驗、房樹人、SCL-90等等測評,我找來自己測一遍,然后看它的量表分類,了解這個測評發展與修訂歷史以及引進中國的年份;還去搜集一些開發心理測評的公司:如北森、北大方正、中科院的等等,詳細分析這些測評公司的不同以及優缺點。
我就是想找出一款最科學、最客觀能測評出東哥是一個咋樣人的心理測評工具。也從一個學術的角度,來真正了解測評工具功能與意義。
測試挺有意思,測完自己看看更好玩。研究的測評越多,就越想了解,一個人的心理面貌是怎么形成的,又興致勃勃地開始看腦功能認知與開發、行為矯正、生物學、神經學、智能的結構等等這些專業的書籍與大學的教材。一個北師大的教授說《易經》與《孫子兵法》竟然也與心理學有關,我決心以后也要潛心研讀。
沉醉這些之中,我的業余生活被填的滿滿的,也深深地喜歡上了生涯規劃教育。因為我喜歡,東哥竟然也關注了心理學,知道大學心理學專業分為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沒事兒還拿我的書,翻翻,畫兩筆。還不忘給我扔個話兒:你趕緊學成,給我規劃。
“收到!”我蹦跶爽快答應。研究到現在,能得到東哥的認可與信任,是我想要的最終結果,也是我最開心與最有動力的事兒。與東哥認真地約好時間,我們母子對此都充滿了期待。我知道,不管結果如何,我還是會在以后的時光里,無論什么時候,盡己所能,靜待花開.....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有的開得早,有的開得晚,不管開的早還是晚,我們都要給他們的土壤進行認真的澆灌。我希望東哥是一朵健康、幸福、快樂、有個性、善良、有自我、內心豐盈的、自由自在的“花”,東哥這朵花,可以開在我不曾去過的城市,也可以開在我目光所及之處。不管在哪里開放,在我心里,永遠有一雙愛的眼睛,用一生的目光追著東哥的腳步,他在哪兒,我就把目光落在哪里。
盡我所能,靜待東哥開“花”,我知道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