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若止水
在人生中,健康的價值遠勝過聲望和財富。但現在人們的意識里,似乎還并未被引起重視。
1? 便秘? 骨質疏松
秋瑤近來臉色蒼白,頭暈眼花,雙腿膝關節上下樓梯無力,坐骨神經不自覺地連帶整條腿疼痛,那天從樓梯上摔下來五六個階梯,嚇得臉都青了,好在沒什么大礙。
她說上下樓梯雙膝蓋就像突然間沒有骨頭支撐般軟痛無力,所以每次像中風后遺癥的老人一樣一步一步艱難地行走。
總是感覺全身不爽,今年應該是第三次入院檢查了,結果雖然不足以嚇到她,但癥狀之多也著實讓她吃驚不小。
腦血管痙攣、右腦輕度萎縮狀態、輕度膽結石、肝葉斑點鈣化、腎結石、乳腺增生、附件囊腫、子宮肌瘤影像、腰椎間盤增生、輕度貧血、抑郁癥,羅列出的這些,感覺已經沒有一個系統是健康的了。
是不是已經把小伙伴們嚇得張著嘴收不攏了?
可能因為工作關系,一坐就是一整天,別說運動,吃飯都是趕時間。久而久之,腿抽筋,腦缺氧,便秘,躁動不期而至。
就拿便秘來說,是目前很多人的煩惱,如果長此以往,容易加速腸道老化,加重直腸癌發病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細結構破壞。
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就會出現秋瑤無緣無故從樓梯上摔下來的事例。
我們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1、注意營養:注意增加營養,重視蛋白質、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D)和鈣、磷的補充,改善膳食結構,多攝入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可多食牛乳、豆制品、水果及新鮮蔬菜等。
2、戒煙戒酒:酒精中毒可致骨質疏松,吸煙過多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質溶解。
3、重視運動:經常進行適當體育鍛煉,如散步、走路、太極拳、健身操、小跑步、輕跳步或原地輕跳以及游泳等,但不宜劇烈運動。養成每日適度運動的良好習慣,并長期堅持。
4、多接受日光浴:多到戶外活動,進行適量日光浴,以增加維生素D的生成。并注意防寒保暖。
2? ? 痛風
昨天,有一四十不到的中年男士因為痛風,又來找我,說:“上次開的藥很好,服藥后這一個月都沒痛了,現在又想拿那些藥。”
我一字一頓地告訴他:“一個月前雙膝關節不能站穩走路,服藥后緩解,現在又故病重犯。說了不能喝酒,不能吃海鮮,有沒有戒口的?”
只見他毫不在乎地說:“不喝酒怎么行啊?不喝啤酒,喝三兩勁酒總可以吧?反正我是戒不掉的了。”
我只能默默地望著他---無語!
痛風是由于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最應該的就是戒酒,保持低嘌呤、低能量的飲食和正常體重,多喝水避免結晶體沉淀于關節腔。
3? ?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心肌梗死
高血壓和高血脂都屬于生活習慣病,一旦惹上了其中的一個,另外一個也常常會悄然而至,這兩種疾病常常互為因果。因此,不但要控制好血壓,更要控制好血脂,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
應該強調足量的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攝入,添加全谷類食品、禽類、魚和堅果。
控制紅肉、甜點、含糖飲料。
飲食營養全面,可以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尤其在降低血壓方面證據充分,有益心臟健康。
特別是要戒酒!飲酒越多,血壓越高,對血脂的代謝也無益,發生腦卒中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心肌梗死:壓榨性胸痛,伴出汗、恐懼或瀕死感等。
當前聽到因心梗而入院或離世的人越來越多。看起來似乎令人毛骨悚然,如果沒有預防措施,備用硝酸甘油類急用藥,這稍不留神可能就這么掛了。
幾年前新聞里報道說:一名新媽媽常常通宵刷X寶,給出生不久的孩子購買嬰兒物品,就在某一天以握著手機的姿勢離開了人間。
前些天聽朋友說,有位身強力壯的中年男士在晨泳后打算開車回家,剛發動車子就趴在了方向盤上。
究其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便秘、飲酒等某些誘因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
另外,心肌耗氧量劇增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4? 失眠? 神經衰弱? 抑郁癥
對于很多人來說,“抑郁癥”也許還是個很陌生的詞語。其實,處于現在高消耗,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被抑郁過,只是輕微中沒被察覺。
抑郁癥!可怕的負能量始作俑者,我們到底離它有多遠?? ? ? ? ?
熬夜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那可能是深夜猝死也沒人發現的時光。
熬不住的時候,經常手腳不聽使喚,背脊上的肌肉像塊麻木的墻板。
不是這里酸就是那里痛,反正就是不爽,去醫院全面檢查,什么具體問題也沒有。
呼吸的頻率加快了,但總是處于缺氧狀態,不做個深呼吸,感覺下一刻就會被憋死。
左胸后部似乎時不時被大火烤一樣,一波又一波的熱流在翻滾,一查:抑郁前兆。
長時間的睡眠質量不好,工作壓力大,導致情緒低落,煩躁失眠。
要放松自己,舒緩壓力,卸下責任,在生活中想辦法給自己增加點興趣愛好,適當運動,散散步,讓自己開朗起來。
有些事情的發生讓人防不勝防,但很多事情我們總是遠遠就看到錯誤,卻還是選擇視而不見。
對于步入中年的人們來說,更應該以健康的體魄為最珍視的存在。
雖然健康常常不打聲招呼就出了門,但只要重視它、呵護它,總有一天,他會自己回來的。
鋪天蓋地的“雞湯”總也治不了并不重視身體健康的人們,只有病一場才會有最實在的執行力體現,可為什么一定要以身試法呢?
起居有序,飲食有節,運動有方,精神內守,樂觀豁達,能做到此幾條者,必是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