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些緣分,來得突然。
比如,與21天寫作訓練營;比如,與文字的約定;比如,與我的筆名___寧歌。
進訓練營微信群的第一天,聽柚子說要用筆名注冊簡書和發表文章,想都沒想我就用了“寧歌”。這個筆名跟隨我好多年了,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發過什么文章,但是它好像是我的第二個名字,陪我出現在我的公開場合。
寧歌其實是一本小說里的主人公。那是我初二時候讀的一本書,學校圖書館借的,但是我記不得叫什么書名了。我只記得寧歌很憂傷,父母離異,死于九月。她死之前有好多心愿,但是還是死了。我在那個年歲里深深地被她觸動,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以至于有替她好好活的念頭……那一年,我14歲。
聽完弘丹的第一節課,我深切感受到“回歸”這兩個字的力量。說句實話,我寫作不是為了什么,完全是內心深處的獨白,抑或回歸。我的qq日志積攢了好多讀者,他們都是我多年以來的朋友,認識的人,以及同學同事。好多人都喊我寫文章投稿,我沒有投過,我只是愛寫,想寫,需要寫,甚至是習慣寫。弘丹老師說,希望學員們三年后或者有生之年出一本書,我也希望我有這樣一本書,在我死后,被人了解,被人讀。
我依舊記得我qq空間里那句簽名:歲歲為文,獨言于紙;生生所好,相期以茶。老師讓我們寫加入21天寫作營的目的,我特意看了幾篇群里小伙伴的作品,寫得很好很實在。我為了什么呢?只是為了寫得更好吧!我希望有生之年,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能坦蕩蕩寫出些高品質的文章來……
我懷念大學里寫的那些文章,可是那個博客,那個用戶名,那個密碼,完全記不得了……好想找回那些文,收藏在我的記憶里,讓回憶飽滿,讓未來更長。
期待我的寫作路,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