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早上碰見林老師,忍不住問道,老師,今天畫什么?我就是一個極度需要主題的人啊。可是老師輕笑,答,你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吧。
這樣下來,我開始有點茫然了,太多東西想畫,可是都不在眼前啊,哄娃陪吃一輪,我不由自主地又問,今天畫什么?娃看著我,開始背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在推著嬰兒車哄睡時,邊走邊玩手機,發現一組在太空拍攝的圖片,球面的色彩斑斕,氣流,云體,各種線條的碰撞,讓我突然想到了宇宙洪荒。好吧,嘗試一下星空圖也好。
首先下筆,畫了半個大餅。徒手畫扇面圓,還是有點走形了,跟別人畫罐子一樣,看得出對形態的把握還是不夠扎實。然而像老師說的,誰規定水瓶就是直的不可以彎,我們要呈現的不是標準形態,那是固化概念,要的是通過微弱偏亮去體現的透視感,讓平板的畫面有立體感。
老師過來,說色彩邊界的過渡還不夠好,那個微弱偏亮沒提現出來,好吧,繼續努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天,一上午琢磨著微弱偏亮,終于慢慢把感覺找出來,但是總不夠均勻,整個應該偏亮的部分良莠不齊,不能做到微弱。還是不要糾結眼前的死結了,我開始美曼地投入去掃抹球體的色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氣體,云層,山體和陰影,水暈,地底洪流,一層層找感覺,不知不覺我的臉也花了,娃娃的臉也花了,球體的狀態也開始明顯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師經過,又指導了一次那個邊界線的微弱偏亮部分,我于是狠心用筆橫著抹,一點一點慢慢修著邊緣線。到了晚上,終于漸漸看到了微弱偏亮那個部分,整個畫面呈現出光暈和立體的拼和,好了,我的水平也到點啦,表達著宇宙洪荒的絢麗球體就算完成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在我的腦袋里,宇宙里的這個太空還沒完成……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