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雨苗,樂恒互動的創始人。萬物生長這款游戲很幸運的獲得了“app store 2015 年度大陸游戲唯一精選”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萬物生長”這款游戲幕后的故事,以及作為一個女性leader的從事游戲行業的一點感受。
成長
去年的冬天,人們比以往更加焦慮越來越惡劣的天氣,而耳邊不絕于耳的創業的故事,仿佛訴說著“更快,還要更快”去努力成功。每天一睜眼,讓人只能在空氣凈化器的聲音中,等待風的到來。就在這樣一個漫長的冬季,“一個關于成長”的游戲的愿望誕生了。
“成長”是一個共性的體驗。在不同的藝術作品里面都有不同的表現:馮唐“萬物生長“電影里面的成長是和荷爾蒙想聯系的。宮崎駿“千與千尋“里的的成長是和勇氣,愛相聯系。” 《平民窟的百萬富翁》里的成長則是包含了很多底層生活下的勵志。“萬物生長”我們用一顆在黑暗中醒來的種子,最終找到自己來講述“成長”帶給我們這一代人的反思。
在這個萬物生長這個游戲中,分別依次出現了“種子”,“飛蟬”,“花魂”,“玉蟬”,“影子”這五個角色。如果用話劇的“幕”來做比喻,通過五幕的劇情展示了 ”春-萌動“;”夏-初遇“;秋-葬魂“;冬-影子;重生
第一幕:春-萌動
一顆在泥土深處沉睡的種子,在黑暗中醒來。遠處微弱跳動的光芒吸引他,讓他直起身,踮起腳,為了追尋光的存在,她需要不斷的獲得能量,收集微弱的光芒,穿越四季,歷盡險阻,直至破土而出。
第二幕:夏-初遇
在漫漫的黑暗中,種子遇到了第一個朋友。蟬,他幫助種子搬運路途中的障礙,在寂寞中,陪伴他前行。蟬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生物,
始終和人類的生死息息相關。小蟬從生到死的生命歷程十分特別,其幼蟲生活在土中可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后才會爬上枝頭結蛹,破殼而出化為飛蟬,而飛蟬的壽命卻十分短暫,抵不過一個夏天,蟬的生命歷程象征著重生,也代表著對生活的無限執著和對信念的奮不顧身,所以在古代葬禮中,人們會把玉蟬放入逝者口中以求庇護和永生。史記中有云:“蟬蛻于污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第三幕:秋-葬魂
秋天,落英繽紛。種子遇到了久違的愛人-花魂。很久很久以前,有人把她們埋葬到這里。她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對于這樣的知己,這些精靈聚在一起變為花魂,守護她的靈魂。并在黑暗中建立了鮮花碑谷。花魂帶著種子去見每一位她的伙伴們,這些花魂給黑暗中帶來了色彩,帶來了愛情。
第四幕:冬-影子
終于他們都走了,大雪來了,大地靜謐無聲。
雪地中,出現了種子和他的影子。黎明前的黑暗,最為困難、孤寂的時刻。沒有愛人也沒有朋友,唯一能陪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在游戲的最后一個關卡,我們希望玩家能夠體會堅持到最后的重要。
等風來(蘋果獲獎)
2015年8月,“萬物生長”被indieplay game評選為“最佳移動游戲“
2015年經過了一年的產品磨合,“萬物生長”9月登錄Appstore。9月蘋果連續3次推薦,并且評為9月最佳游戲。
2015年12月10號,“萬物生長”選為Appstore2015年度精選。成為25款游戲中,唯一一款入選的大陸游戲。
2015年12月,第七屆中國優秀游戲制作人大賽,“萬物生長”評為最佳獨立游戲制作獎。
我很喜歡“等風來”這個電影中的一段對白“無論你有多著急或者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沖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你只需要靜靜的“等風來”
我想只要有一顆做好產品的心,以及不斷的堅持,剩下的就是“等風來”。
第三章 創造,是我們對情懷最好的詮釋
我喜歡中國文化。以前在學校念書的時候,“中國美術史“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程。我喜歡研究文化在不同時代影響下,怎樣做到一脈相承又各自變化。
如果說“萬物生長“是我對”成長“主題的理解和詮釋。下一個命題我們可能會選擇”愛情“。中國人傳統的愛情觀里,我們曾經為崔鶯鶯不攀附權貴,為愛情私定終身的堅貞愛戀脈脈傾心。為聶小倩和寧采的人鬼癡戀而震撼不已。為黛玉,寶玉的愛情悲劇為之落淚。我希望用現代游戲的手法在去講述一個中國式的愛情。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萬物生長”在蘋果商店上有自己的獨立頁面了“照片”,這是蘋果極大的肯定。創造,是我們對情懷最好的詮釋。我希望2016年“萬物生長”能盡快開完andriod版本和海外版本,讓更多的用戶能玩到我們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