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性相吸,異性相斥。我們每個人所喜歡的人大多數是與自己的個性、偏好比較相似的人。《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所表現出的喜歡的人,無疑是薛寶釵。還有對服侍寶玉的、由賈母指派的大丫鬟襲人的喜歡和看重,也和寶釵是同一種類型的,所以才有“襲為釵副〞的說法。王夫人對于襲人的種種看重和提攜,也是為寶玉選姨娘。王夫人喜歡寶釵,我想是基于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親緣關系近。為人父母看小輩,總是和自己的血緣關系比較親的,看著更順眼、同等條件下也顯得更優秀些。寶釵是王夫人的親妹妹的女兒,她們的血緣關系比較近。天然的,王夫人會喜歡寶釵。
二是寶釵為人端莊謙和,不愛多話。寶釵個性上貞靜,不張揚,知禮從禮,相對比較平和,在眾人面前言談舉止比較符合淑女規范,無傲氣,不主動生事,也相對有容人的雅量,具有當家主母風范。在長輩面前,寶釵也算是個懂事、省事的孩子,在未來的婆婆王夫人心里,肯定也覺得這樣的兒媳婦聽話、少叫人操心。
寶釵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善于守拙的個性特點也和王夫人是同款。王夫人也不大愛說話,但心里有數,她不喜歡伶牙俐齒、掐尖要強的人,因此,難怪她更喜歡寶釵呢!
三是寶釵識大體、顧大局。與眾人在一起時懂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適時安排進退。寶釵一家住進賈府以后,雖然說一應用度都是薛家自己來支付的,不用花賈家的錢,但畢竟是寄居在賈府,所以寶釵一方面安慰自己的母親,幫著薛家打理生意,同時又時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按標準禮儀去賈母那里陪坐承歡,同時又不忘向王夫人定省,和姊妹們處好關系,在下人們面前雖不十分親近,但也沒有太多鋒芒,所以大家對寶釵基本都是好評,王夫人自然也不例外,甚至于可能還在心里微微得意呢,畢竟自己這一方的孩子不光沒給自己丟臉,反倒是給自己長臉了。
尤其是金釧跳井之后,她幫著開解王夫人,使其消除負疚感,又主動拿出自己的衣服給金釧做裝裹,更是投了王夫人的心,好感度大幅提升。
四是寶釵善于察言觀色,信息較廣,并且善于處理與各類人的人際關系。所謂八面玲瓏,但卻不顯山露水,比鳳姐具有更高明的處理問題的手段和技巧。鳳姐管家難免過于高調張揚,嚴苛發狠,寶釵不怒自威,可能主仆關系不會過于劍拔弩張,更有利于大家庭和諧發展。
再加上,寶釵經常暗中留意各色人等的身世、個性、行為,連個寶玉房中三等丫鬟小紅也能靠聲音就能分辨出來,并且知道她有想法,不可以小視。也許因為寶釵經常去王夫人那里問安,王夫人問起時或是在一起閑話家常時,就會說起這些人來。眾所周知,領導其實是非常喜歡聽到這些背后的事情的,有廣泛的信息來源并且能對領導說這些的人,自然也就是領導喜歡和倚重的人了。
五是寶釵出身富貴,又會打理生意,自身又比較節儉。所謂開源和節流兩樣都占了,應該是個好兒媳婦的最佳配置。薛家是皇商,雖然薛蟠不成器,薛家沒有頂梁的男人支撐門戶,但是畢竟也屬于四大家族,還是有一定的財產的,寶釵又實際在部分管理這薛家的生意,寶釵嫁過來一定有豐厚的陪嫁,經濟能力又得到了充分鍛煉,也可以成為保持王夫人在賈府地位的一種扶持和提攜。
同時,作為未來的婆婆,王夫人本身生活很單調乏味,過于絢麗、奢華,鋪張浪費或者與現實生活不相關而講究生活情調的做法,與其是格格不入的。恰好寶釵又不愛花兒粉兒,又不打扮得花枝招展,連個自己住的屋子都是一色擺件全無,非常素凈。這在有藝術品味、追求生活享受的賈母看來,太不成樣子,但在王夫人心里,未見得就是差評,極其有可能算是優點呢。
六是寶釵雖然學識淵博,但從不主動顯擺,同時,也高度認同封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對寶玉追求功名有較大幫助。自己的兒子在人生正經大事上有出息,是每個母親的心愿。寶玉從小在賈母的庇護下,雖守禮孝順,聰明乖巧,但畢竟不愛讀正經文章,也沒有高遠的人生目標,作為母親的王夫人是很上火發愁的,幸好,寶釵會經常勸解指導寶玉,催他上進,雖然寶玉不聽,但終究會理解這份苦心的,這樣,王夫人會很高興的。
天下的婆婆都不好接受兒媳婦能力比兒子強,處處壓兒子一頭,但如果兒媳婦把智慧和學識用在一心幫助兒子進步上,那么婆婆當然就高興了。所以,王夫人怎么能不喜歡寶釵呢?
七是寶釵模樣長得也很漂亮,艷冠群芳。這樣,既有顏值,大家面對這個人都感到很養眼,同時又不是狐媚子,以色事人,自然也就堪配寶玉了。何況,兒媳婦模樣好,今后生下來的孫子(孫女)長相也不會差,這樣才不會辱沒國公爺的門第哦!
八是寶釵身體好,是個有福的人,本身也長得富態些。這樣的人嫁過來,于家庭生活、于子嗣都是有好處的。
九是寶釵較寶玉年長,更懂事,凡事會讓著寶玉、教導寶玉,而不會撒嬌討寵,更不會吵吵鬧鬧,更容易實現家和萬事興的心愿。
十是寶釵雖然有學識,但并不以讀書識字作為女孩家的要務,而還是以做女紅等作為當緊的事,這也是符合封建女子的行為準則的。
基于以上原因,王夫人自然是比較中意寶釵成為寶玉的兒媳婦的。同時,從她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寶釵成為寶二奶奶以后,比王熙鳳更加有文化、有知識、有見地,做出的事可能會更加得體而有眼光,這樣王夫人今后依賴寶釵的成分將會更多一些。王熙鳳除了有以上的不足,還相對比較貪財,外加終究是邢夫人的兒媳婦,將來總要回那邊去。
綜上所述,王夫人喜歡寶釵,既有天然的因素,也有寶釵后來表現出的言談舉止,與王夫人的價值觀高度契合的原因。因此,人和人的關系就是那么微妙。不是我的菜,那么錯的、不錯的,統統都變成了缺點。是我的菜,那么縱使有些錯處,我亦可以視而不見或者輕描淡寫化掉。
何況,我們看他人永遠只是看表面,從表面推測這個人,但內心想法和背后做法永遠不知。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對一些自己已經努力過但始終無法改變的事,也就釋然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