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講飲講食

我非常貪吃。我人不胖,真的,很瘦,但我很能吃。凡美食佳肴地方小吃我都喜歡;我認為,肚皮能撐得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福氣之人。

? ? 耆吃的當中,最愛吃魚及肥肉。我生長的地方不近海,不近河,也不近湖。常吃的魚類就是南方池塘里養殖最多的鯽魚草魚(俗稱鯇魚)鰱魚(我們俗稱辮魚)鳙魚(俗稱大頭魚大頭鳙)四大家魚,至于鯪魚啊泥鰍啊塘虱啊蝦也是我心之愛。鯉魚本性燥熱,家里人個個都是怕熱的人,紅燒鯉魚更鮮更嫩也不去煮食,不敢吃,很遺憾,我自己僅在朋友家嘗試過一次。

? 在童年時,什么都想吃。長在田溪(水田邊的小溪)的小蝦仔,只有豆丁兒大小,透明的,能看見身內的肉。往日沒有農藥之類的污染,水也很清;小蝦小螃蟹小泥鰍田螺等小動物蠻多,用破舊的小網兜瞧著水田啊,小溪啊來回劃幾劃,就有不少蹦跳的小動物。

大多的小田溪,水淺得很,剛沒過腳小肚。逮著一兩只小蝦,可以即時去了它的殼,把那荔枝肉般的白肉放入嘴巴,,那是一位小學同學告訴我的,我只試了一次,腥腥甜甜的,不好吃,蝦對少年時的我遠不如肥肥的豬肉有誘惑力。

自小到大,宴席上,最愛吃的是桌上擺的那碗香芋扣肉及香茹豬腳。香芋扣肉的香芋一定是要用我們花都區炭步鎮的特產----閩崗香芋,這香芋就只出產在炭步鎮的閩崗村上,蒸熟后,奇香奇粉奇甜,好吃的不得了 ,聲譽馳名中外。

從外表看,絕對區分不了一般的香芋與閩崗香芋,用一個法子:將它們扔進裝得滿滿水的水桶里,會浮上來的,就是閩崗香芋。用此香芋蒸扣肉,扣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且每咬一口肉,都有濃濃的香芋香甜味道飄散出來,那香芋,又粉又甜又香,絕對絕對的野味。

? ? 爸爸愛吃肥肉,這與他成長的年代有關,從歷史上已知,像他們那一代年紀的人挺苦的,年少時正值國家鬧饑荒,不要說好吃的,有能吃的已經不錯,莫說可以飽餐一頓。

那段時期,什么都要票,買糧食要糧票,買肉要肉票,還要是定額的。所以豬肉瘦的大家不想要,要肥的,肥的可以熬豬油,炒菜。不像他們經歷過一樣的成長過程,不能知道肥肉曾經的重要性。

我們聽他們講過去時情況,就像聽《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至今還有他們保存下來以前的幾張糧票。很幸運,我們也愛吃這肥肉。我們的同學及朋友,親戚們沒有一個人是喜歡吃??匆娝麄凐喨怆u肉魚肉豬肉等可以吃的肉上只要有一點兒肥肥的脂肪在,就扔掉,我仿如那些自小長在山里貧困的小朋友,心痛到不得了---扔掉的都是我的心頭之愛吖!

媽媽老說起她小時候的可憐,說她小時候沒有見過燒肉,不知道燒肉是熟的,有天,外婆買了斤燒肉,大舅舅乘大人們不注意,去偷吃了。媽媽回憶說,見著她的哥哥把一塊塊的豬肉放入口,她嚇得木瞪口呆,跑去告訴我的外婆她的媽媽:哥哥在吃生豬肉啊媽媽!聽她描繪,我們都哈哈地笑,不能怪我們,我們都不能了解其中的辛酸!

? ? ? 對著蟹類,因為它的肉少,縱使味美,也不見得多愛好。大閘蟹天價般的矜貴,消費不起,只敢吃普通的河蟹,扳開它們硬硬的殼,吮入面的腥腥甜甜的蟹黃,要剝開它們粗蟄,啃入面的結實香甜的肉。

吃蟹腳的肉麻煩,要慢慢地逐條逐段吃。蟹的全身上下,最喜歡那對肥大的蟄鉗,多肉又易吃,討厭那花蟹,只能熬粥,不過做成的粥很甜。小學生時,常捉螃蟹,田地里很多這些橫行霸道的小東西,瞪著雙凸眼睛,吐著白泡沫,側著身兒飛快地爬著。

拿它們做菜,先清洗,去了肚里的什物,腳腳鉗鉗拆開,就蒸,沒多少肉,泥腥味重,與魚的鮮相差甚遠,大家都不愛吃,吃了一兩次的,實在難啃,以后用途就是搗碎了來喂雞喂鴨。

好吃泥鰍黃蟮田螺,當時泥鰍很多,冰箱也未普及,吃不完就炸,用竹籃盛著晾在陰涼處,這樣能夠吃很久?;蛑鬁?,泥鰍豆腐湯,煮出來的湯是奶白色的,很誘人,營養高。

黃蟮通常能長得很肥大,大的能有半斤重。不同那兇神惡煞的塘虱,塘虱虛有其表,只有個模樣可以嚇唬人,除了鄂邊的對刺,就屁也不是了。

而黃蟮是真的會咬人,我從來不用手觸弄它的,它可以咬住人的手不放,要剖黃蟮像對付塘虱一樣,卡著它的腮部,抬高甩下摔昏它,宰它。只需去了內臟即可,連著血也是寶。切成一小碌一小碌的,放姜放蔥放油鹽,煲飯,香噴噴的,很有營養價值。用來抄也可,姜蔥抄蟮片是名菜,不過,我個人覺得很可惜。

我說得頭頭是道,但我未剖過黃蟮未煮過黃蟮,什么也是媽媽弄的,黃蟮從來都是上等佳肴的寵物,那時候多數是爸爸的朋友捕捉到了才送數條我們,家里去買是極少。

抓它難,它深藏在泥洞里,要抓它,可以,我看見過不少人捉黃蟮:站在窄窄的田溪內,伸出自己只手指(好像是食指),在有黃蟮藏身的那細細泥洞口游著,挖著,嘴里輕輕吹著哨,這是有點危險的動作,

? ? ? 因為還不能確定那隱約微露出臉的是否黃蟮的,也許是蛇,在小泥洞中,蛇的頭與黃蟮的頭長得沒有多少差異,蛇不吐出舌頭的話,縮在入面,哪能分得出。

有次,我就看到堂哥哥猛然間挑出來的卻是條小水蛇,嚇得他屁滾尿流的,水蛇沒有毒,但猶能顯威!蛇與黃蟮模樣差不多,黃蟮再生得粗壯結實,連同著有牙能咬人,在眾人眼里都是碟美味的菜,而蛇,憑著胞兄眼鏡蛇及腹蛇的大名,就能令所有人不寒而噤,永遠讓人恐懼。

蛇肉少吃,這里的水蛇,多數小年齡的蛇仔,瘦小,買回來也只是煲土苓茯用,去濕清熱,沒有肉,想吃它身上的肉很難,要細細地用心挑,我沒有這般好耐性。肥大條的,價格貴,且越毒的就越貴,米來長的,就上千元。

想吃到蛇王,難!唯真正地吃過一次蛇肉,是爸爸從酒樓打包回來的,大水蛇的肉,到底有大多條的水蛇,反正我們吃那些整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肉,沒有吃到半點兒骨頭刺來,比雞肉更好吃,肉很細,很嫩;稍炸過的,微辣。

煮田螺,我們廣東人個個都會煮,用大把切碎的紫蘇和特辣的紅、青顏色的辣椒,,蒜苗姜絲炒,美觀又美味。八月十五月亮最圓最美之夜,桌面上擺著香蕉,蘋果,柚子,葡萄哈密瓜等水果,月餅,還有點幾柱香、燒串鞭炮,啜著一碟香辣的炒田螺。

? ? ? 田雞(青蛙),小時經常去抓,抓田雞的方法是釣上來的,弄一根細長的小竹條,系上一條小線,縫衣用的那線兒,綁上一個小誘餌,這小誘餌很簡單,摘一小片番薯葉,放在手掌心揉搓成比米粒大一點就OK,還有一個把柄很長的袋兜。

來到莊稼地,人站在田埂上,把小竹條伸入菜地里,誘餌穿過茂盛的菜葉垂到泥土面上,再輕輕晃動著竹條,使誘餌動著,仿如小蟲子歡快地跳著。

我們不能發出聲響,只能透過葉縫靜靜地觀察那里面的情況,不一會兒就肯定有田雞來吞食誘餌。它重復地在一咬一試,不能急,待它完全把誘餌吞下肚去,再快手快腳地提它上來,趁田雞未反應的同時將伸袋兜過去。等田雞要放開誘餌跳的時候,就已經落入袋里頭了。

極容易釣到田雞,比釣魚有趣得多,那時候釣魚的地方只能偷偷到別人承包的魚塘去釣,又危險又不安全,風險甚大。被家人知道了可是不得了的事,會狠揍一頓的,釣田雞即不會有問題。只要不踩著他人的莊稼,只要不玩得太晚回家和不錯過做作業做功課的時間是不怕的。

煮田雞的做法好幾種,一是煲田雞粥,一是與佐料清蒸,一是用辣椒爆炒,愛怎么弄就怎么弄。我像不喜歡吃水魚一樣,不喜歡吃田雞(但請注意不喜歡吃不代表不吃),我喜歡用田雞皮做成的小鼓。

將剝下來的整張完好的田雞皮套在一只小杯口上,拉緊扎牢,風干了就可以做成一只小鼓,用小木棍一敲就會響,咚咚咚地響。待到了現在的田雞價格也不菲,最低也要十幾塊。

? ? ? 長大工作,在自己一個人煮食時,經常去市場買條活魚(最好小白鯽魚)剖洗好,放入鍋里,加小小水,輕輕煮沸便可,什么姜啊,油啊,蔥啊,蒜啊,香菜啊等調味料,統統不用放的,熟了,把魚撈上來,就可以當成一碟小菜下飯。

醬油都不加,原汁原味的,和著白白的米飯送入口去,那個味道啊,真是清甜鮮美極了,令人很開胃。余下鍋里的小許奶白色的水,投下幾粒細鹽便成一碗鮮美的魚湯,吃幾口飯,就喝一口清鮮的魚湯,算得上是人間的最美之食啊。

家里的人,除了媽媽,喜好與我差不多一個樣的,媽媽之所以不甚愛,是她年青時,集體興修建水庫時,每人每天三餐都是一兩條大魚作佐菜,便落得今時今日不感興趣。

當她說那段修水庫的事,我們便貧嘴,都說她有福氣,那么大那么多水庫里的鮮魚,由著她吃!弟弟還說,要是每餐有條大魚放在我碗飯上面,幸福??!我的這個弟弟愛吃魚比我更甚,飯菜是無魚不歡的,開飯時,有魚的那盆菜是必擺在他的面前的,讓他下筷子易點。

對于家的旁邊就有一個魚塘,我常惋惜地對媽媽說,我們為什么不把村里的那個魚塘給包了下來呢,那樣,我們就天天可以吃到魚了。弟弟也是茍同我的意見的,他笑著說,魚是不用去賣的,我們能吃光它們。

話是戲話,因是市場離得有點兒遠,買魚肉等等要騎車去,幾分鐘,偏偏然我們幾姐妹弟都是懶得出奇的人,除非媽媽出去市場買,不然都是沒有得吃的。

我從小有個愿望:我以后的家最好就在市場隔壁,或在超市對面。對,是真的,我不嫌它吵鬧,我喜歡一出家門就是喧鬧的市場,能看到市場上五彩六色、琳瑯滿目的商品。一餓了,就能打開門到隔壁或對面去,走幾步腳就能買所有愛吃的食物。

? ? 吃得多魚,對魚的煮法就會識少少兒:魚腹腔內黑色的膜膜要洗除干凈,因為那兒是魚的腥味最重的地方,魚腮上面那團圓圓鼓鼓的很好吃的魚滑肉要清洗凈點,因為它里面藏的臟東西最多。

鯽魚最好是清蒸,其二的做法,近冬季時,挑些大大條條肥肥實實的鯽魚與些油鹽酒糖腌好,放著晾干,就是鮮美的肥臘味。草魚(鯇魚)的煮法最多,煲湯清蒸煎抄皆可,“鳙魚頭鯇魚尾”講的是各魚最味美的部位了。

鯇魚身上最嫩的肉最好吃的肉確是尾部,那個嫩,那個好吃啊,我形容不出了,非得要各位親自去品嘗一下方能體會到。脆肉鯇是鯇魚品種之最,價格早已是升到十幾二十幾元,到冬季火鍋時,最搶手,供不應求。

湯水入面稍稍浸一下,入口,爽脆彈牙,吃黃豆長大的質量果然就是不一樣的。我家人都很會挑吃魚的最味美部位。小時候,鳙魚頭鯇魚尾鰱魚腩肯定爭搶,快手下筷的就能吃到,手慢一點的就沒有。

現在,總數有點禮讓的節數,魚,就先讓弟弟下筷子了。畢竟大家都工作了么,哪個人兒再吃不到了,會說著笑:明天我買一大堆回來!

釀鯪魚很好吃,買幾條鯪魚,并請賣魚的師傅從魚肚割開,把入面所有的魚肉呀魚骨呀掏出來,剩下魚頭連著整張魚皮,回家自己再加工做菜:鯪魚肉加豬肉姜絲蔥花蕪茜剁成肉餡,油鹽小許拌好塞入魚肚,填滿魚身,灑上幾條姜花蔥花,隔水蒸十五分鐘。

更講究的,在蒸熟了,就放少許油入鍋略略煎炸。但不要太過,輕輕即可,我最反感油炸魚了,所有魚的鮮甜都被油炸得無影無蹤;點菜吃菜,我從不碰糖醋魚的。然而我姐我妹特好這款菜。只有弟弟與我一樣,對那炸魚的吃法深惡痛絕。

還有的那幾副鯪魚骨頭,加幾兩瘦肉幾塊豆腐幾塊姜片幾把蕪茜就可以煮成一鍋湯。塘虱小時候吃得很多,那時曾有段時間身體很差,聽說吃塘虱可以補身,媽媽就老給我煮。

幾條塘虱連著頭連著骨剁成肉碎放在快要蒸熟的米飯上面,盛飯時,就拔那塊有塘虱肉的米飯,給我一個人專吃。天天如此,我都吃怕了(只有那會兒突然感受到媽媽那個每餐吃條大魚的享受法)。

殺那塘虱要很小心,那家伙生猛得很,會咬人,哦,不是咬人,是刺人。它那鄂有兩條長須、有兩根短刺,身體又滑溜溜的,抓它得要死掐住它的腮邊的地方才可。捏的不緊的話,就被它針扎著,那個痛!

我當然不能知道痛的程度如何,我是聽我媽媽說,我見媽媽殺塘虱時總如臨大敵般的謹慎。其實這生得惡相的塘虱是美味之極的食物,不過,那時就是那樣地煮著給我吃,實在太浪費了這極品物。要知道,頭菜蒸塘虱可是廣東廣州酒樓們的特色招牌菜。

以上說的是本地塘虱,個頭瘦小的,但肉質很結實細嫩,鮮美至極。而那外來品種埃及塘虱的肉很肥厚,味道也挺好吃的。不過,一直以來傳聞養殖的手法不敢讓人恭維,我家人從不吃的。

爸爸生前嘴巴很刁,比我們還挑吃。味道不合他的,他看不下的,絕不吃的。就是他不讓我們吃那埃及塘虱,他說,很久以前他看過了別人養殖埃及塘虱時場面。所以啊,決不買不煮不吃,我那么大的人,也就只在朋友家里吃了一回,真是好好吃啊。我老同爸爸說,“眼不見為凈就是嘛”來慫恿他們煮那個埃及塘虱魚的,他就是不肯。

? ? 吃喝講究的老爸能煮的一手好廚藝,他見識廣啊,經常在外面應酬,出入酒樓次數多對著菜款多,從這吃喝中便能偷師學藝了??茨遣说目钌阅遣说奈兜溃浿遣说牟牧希湍芑丶易龀鰜?。平日并不下廚的,每到節日他才親自做菜。

中秋就準備蓮藕,香芹,蔥花,蒜苗,姜,光鴨,光雞,豬腳豬肉等等,做蓮藕豬腳湯,三杯鴨,白切雞,很惹味。

清明時節做得醬油淋鵝特好吃,是老爸的拿手廚藝。一只八九斤重的肥鵝(獅頭鵝為上品---此鵝因額頭上有一個肥肥的肉冠而著稱),開膛剖肚瀝干;整只放大鍋內,倒醬油,要能淹一大半只的鵝身,文火細細煮兩三個鐘頭,來回要不斷將鵝翻轉身,使其鵝全身里外吸收透醬油的精華,又能使醬油混合了鵝身上淌流出來的肥油。

熟后撈出斬件,淋上那些煮鵝的肥醬油汁,那余下的大鍋醬油用罐裝好,以后可以伴面條,伴白飯,伴青菜吃,很香口。以前,很經常養些鵝的。每只都能有八、九斤重。也就很經常吃到醬油鵝。且當時物價不貴,鵝也不貴,如今單買一只活鵝,五、六斤的,也要百元錢,也不能經常弄這醬油鵝。那時一大盆的醬油鵝,我們幾個小型食肉動物一兩天就能掃光。

在小年紀,我們幾個人的饞嘴總不能滿足的,老偷吃。東西放在哪兒都能找著,不要說零食,煮熟的菜,我們也偷吃。掛在吊籃里,我們夠不著,就搬只凳子踩上去。沒有凳子,就讓弟弟騎在我們的肩上,去偷,總之為了偷到吃,什么損招數也想出來的。

? ? ? 前不久,在看到電視上膨大劑催大的西瓜,心很惋惜。小時的西瓜是最受歡迎的水果了,炎炎的夏日中,買回來一個十來斤重的大西瓜,還沒有冰箱,就投到水井里,讓它浸上三四個鐘頭,再撈上來吃,清涼、鮮潤又粉甜,一個特大的西瓜,我們一家七口人一天內就能吃個精光,哪像今日里,起碼得在冰箱里放上一個星期。

現在西瓜不好吃,化學成份多,不天然的,我已不會如小孩兒般地喜吃了,只喜歡它的皮,切成簿簿的片,用來敷臉:躺著折椅上,將一片一片的西瓜皮密密地貼在臉蛋上,十來分鐘,絕佳的化妝品,比買回來的面膜好幾倍。

而媽媽拾起吃剩的西瓜皮,洗干凈,用水泡數天,做成了西瓜酸,如酸菜一樣,西瓜酸又酸又爽,用豬肉片炒或用來蒸魚又或用油略炒佐飯吃,很適合胃口不好的人。

媽媽燒菜的手藝不及老爸,但她也有兩個絕活:釀大腸與做餡餅。

要釀大腸就準備一副肥厚的豬大腸、一盆糯米,幾兩胡椒(不要磨成粉的,要一粒一粒的),糯米是用水浸過一天一夜的糯米,洗淘瀝干,加油鹽加粒狀胡椒腌,塞進清洗凈的豬大腸(要塞得滿實),綁好大腸的兩端,放入湯里(最好雞湯豬骨頭湯)煲兩個鐘,撈上來切成小段,再下油鍋細煎成金黃色。

吃起來,又軟又嫩又肥又辣又飽肚子!唉呀,好吃的真是不能形容。餡餅做法我也略懂一二(嘻嘻嘻因為我也會做):適量的糯米粉加小許的清水攪拌成粘粘的粉團,要反復揉搓,鍋熱放適量的油,捏一小小塊糯米團下來,放入油鍋里煎,不停地用鏟壓著糯米團使它越來越薄直至成又寬又圓的薄餅,也要不停地翻轉薄餅的另一面,煎的差不多了,再拿上來放在粘板上,瞧薄餅上均勻地灑上肉丁蘿卜蔬菜做成的餡,再把薄餅卷起成一條形狀,用利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即可,夠兩人的份量。

我家人口多肚量大,媽媽起碼得在小油鍋旁邊忙碌五六次。做一回餡餅花得時間不少,所以平時是少做得。爸爸從不在家里吃早餐,但只要媽媽早餐是做餡餅的,他就留在家里吃;她還有做豬肚浸雞的菜也是做得相當成功的,就不再說了。因為,因為,再講下去,我的口水就忍不住流出來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732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14評論 3 42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781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8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1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99評論 1 327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98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4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89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8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3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2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10評論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12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34評論 2 377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情懷,老早就聽過的一個詞,一個能吸引我打動我的詞。 現今,社會上也時有說情懷,提情懷,以情懷為賣點的炒作。諾基亞是...
    靳不語閱讀 374評論 2 6
  • 夜了,走在奔三的路上,最近總是特別患得患失,打不通電話會擔心,說錯話會擔心,好多事情總是放不下。不知道為何也是這樣...
    漫話欣生閱讀 211評論 0 0
  • 從小,我們家就窮,結婚我們兄弟姐妹三個人都讀了大學,所以家里一直比較拮據,但是我不認命,我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我想...
    梨花巷胭脂魚閱讀 546評論 0 0